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12 06:32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 孤独 回归分析 学生


【摘要】: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为指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沈阳市2所高中和2所初中的一、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每个年级抽取4个班级,共1 267名学生。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学生孤独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孤独感存在相关,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孤独感呈负相关(P0.01),而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过分干涉与子女孤独感呈正相关(P值均0.01)。低孤独感组与高孤独感组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情感温暖和拒绝否认是影响中学生孤独感的主要因素。结论父母教养方式是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沈阳市和平区中小学保健所;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孤独是个体对自己交往数量的多少和质量好坏的感受之一。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多个方面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庆馨,王争艳,张侃;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6期

2 左占伟;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年级、性别的关系研究[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2 薛朝霞,梁执群,卢莉;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J];护理研究;2005年17期

3 韦耀阳;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王婕;陈显跃;;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王燕;张雷;;自我概念在父母情感关爱与儿童发展间的完全中介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芦朝霞;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薛朝霞;应对技能培训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4 王娜;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娟;农村母亲教养观念与女童自我意识的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张艳琴;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国丽;未成年犯自尊的特点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素红;在校硕士研究生孤独感状况及与其依恋类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于庆华;高中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张德志;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霞;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2 李艳红;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李金钊,徐媛;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4 邢春冰;;中国不同所有制部门的工资决定与教育回报:分位回归的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04期

5 梁军林;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初探[J];四川精神卫生;1999年02期

6 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王婕;陈显跃;;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李艳红;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1期

8 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3期

9 于海琴;劳教人员早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3期

10 王耘,陶沙,李玲;家庭环境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一而;;实现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与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张勇;朱文;;新疆高校反对“三股势力”教育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1期

3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命名金华市教育强镇的通知[J];金华政报;2010年02期

4 常飒;;教育并不需要十全十美[J];教书育人;2010年04期

5 ;“大语文”教育传承、发展、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1期

6 蒲伟;;《甘肃教育》,我成长的导师[J];甘肃教育;2010年04期

7 张力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2期

8 冯建明;;小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思品教育[J];江西教育;2010年Z3期

9 李孟春;;书香溢校园 和谐促发展[J];江西教育;2010年Z3期

10 王啸;;教育之魂魄在于培养独立人格[J];江苏教育;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蒂;;幼儿哈尼语教学体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2 党生应;;浅谈“如何培养住校生的自我管理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汪青兰;;师爱,要对准学生的那根心弦弹拨 一位学生对我的斜眼给我的深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4 徐美芳;段立新;;斜视及斜视术后对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国际儿科护理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柳锋;何燕;;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教育改革[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5)[C];2010年

6 Reika Sato;Rieko Kadobayashi;Masaki Chikama;Shinji Shimojo;;多媒体屏墙iPhone传感系统在建筑遗产教育中的应用[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5)[C];2010年

7 叶俊杰;张旭云;张国斌;俞建新;;一个嵌入式教学的课程设计实例——FTP设计与实现[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5)[C];2010年

8 王永庆;周青;;高职计算机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

9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10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圣角;美中社会日常生活文化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朴千荣;浅论不当消费和社会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4 孔祥田;经验、民主与生活[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5 蔡苔芬;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叶晓川;清代科举法律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丛晓波;自尊的本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董印红;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涵;寄宿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孤独感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赵淑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医科大学一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实效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刘瑞;研究生学业拖延、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邦苏;中南大学留学生文化应激、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孙亚灵;西藏班中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年

6 刘芳;城乡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吴文君;孔多塞妇女思想探析[D];浙江大学;2009年

8 范守忠;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孙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法教育与训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李荣刚;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心理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81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81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