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8 05:40

  本文关键词: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出处:《西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回族地区 阿拉伯语学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个很边缘的课题,学术界对此研究相对较少,笔者作为回族一分子,觉得有责任对此有所关注。本文从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切入,比较系统、具体地探讨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内容、特点及意义;分析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进行了探讨,旨在对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这部分介绍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内容、特点及意义。首先分别对思想政治教育、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做了一个界定;接着罗列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现代宗教文明教育等;然后总结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宗教性、导向性、时代性;最后阐述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分别指出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归因分析:部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部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管理不规范;部分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教师政治素质不高;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复杂;学界对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足。 第三部分:提高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对策。这部分分别从提高对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规范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适合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营建良好育人环境,优化育人氛围;加强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Abstract]: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rabic language schools in the Hui area is a very marginal subject. 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studies in academia. I feel a duty to be concerned as a member of the Hui nationality. In this paper the starting stat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Arabic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Hui Autonomous Region, and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 meaning,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ui District Arabic school students;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ui District Arabic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reasons; on this basis, it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ui District Arabic school students, aiming to provid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and referenc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rabic schoo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ui Autonomous region. The full tex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小明;浅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2 王平;试论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高岭梅;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胡悦超;;对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李红星;;网络文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何瑞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祖嘉合;论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王珏;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增强教学实效[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刘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青少年公民意识建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吴先浪;国际化城市建设与青少年素质现代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付莉;;基于语言交际合作原则的高校德育教育用语分析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尚衍斌;;元代色目人史事杂识[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3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顺厚;研究生德育绩效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张志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哈正利;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樝;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事务管理的政府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文斌;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管理与操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若钢;全球化趋势认识误区的理性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开发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徐峰;南京国民政府宗教政策研究(1927—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姜长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袁信;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胡春红;现阶段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好香;高校“两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44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344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7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