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提升家庭教育理性的应然路径
本文关键词: 学习 家长学习 家庭教育 教育理性 出处:《成人教育》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学习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的生命不断优化重生的过程。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家庭发展和社会发展三者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家庭教育中教育理性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家庭教育的发展潜力。文章指出学习是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理性的应然路径,更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家长学习具有问题导向的典型特征;家长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家庭学习共同体。
[Abstract]:Learning is the mode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life, and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is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and rebirth of human life. Family education has inestimable value for individual development, famil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lack of educational rationality in family education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learning is the proper way to improve parents' family education rationality,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remis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mily education. Parents' learning ha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blem-oriented; The best way for parents to learn is a family learning community.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随着教育和学习在时空上的不断延伸和日益开放,作为个体发展之基石和底色的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性作用将会日益突出,进而将对家庭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家庭教育中教育自觉和教育理性的不足成为家庭教育发挥其充分潜力的严重制约。为此,家长需要通过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刘艳梅;;试论家庭教育中家长的终身学习[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胡庆芳;教师的学习特征[J];上海教育;2005年12期
4 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丰林,申继亮;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李全英;刘敏;;英语课堂践行学习共同体教学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1年04期
3 张延宜;;优化学习环境:英语教师知识建构的有效条件[J];成人教育;2006年06期
4 余益兵;;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若干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5 师晟;;探析视觉造型教育的相对独立性[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叶涛;;PBL视角下的网络学习资源观及其应用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7 高燕;;对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学“问”教学的一点思考——从学“答”模式转向学“问”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09期
8 李凌雁;;对问题式学习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金黛莱;;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交互主体性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邓明学;曾占林;;基于问题学习的网络教学设计思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舒明磊;刘云翔;陈颖;;引入ARCS模型思想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恰;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晓娜;理解性学习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秀芬;基于UC和Blog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华芹;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秦伟;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程书丽;中小学网络管理员区域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静;小学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艳梅;中等职业学校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清;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党令;中学化学教科书中问题设计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真;美国PBL教学模式及在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汤云飞;问题式学习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红;搞好家长终身学习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J];成人教育;2005年03期
2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3 刘伟;论“家长”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婷;;创办“父母专业”的人——记四川省自贡一中教师刘乾跃[J];教育;2009年07期
2 刘云阁;;学校要负起指导家教的责任[J];现代家教;1999年06期
3 赵会贤;;班主任要为家庭教育建言献策[J];新课程(教师);2008年10期
4 高峡;;“教育妈妈” ——东瀛归来话家教之三[J];父母必读;1992年04期
5 李秀珍;建立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J];职教论坛;2002年16期
6 朱延跃;;浅议教师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学苑教育;2011年21期
7 杨加国,王德珍;家庭教育: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撑起一片蓝天[J];黑河教育;2002年02期
8 张敏兰,张瑞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办好家长学校[J];山西成人教育;1998年10期
9 ;浙江省妇女联合会主席张孝琳指出,要——学习贯彻江总书记谈话精神 编好发好用好家庭教育杂志[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2000年06期
10 冒名芳;;家庭教育研讨班侧记[J];江苏社会科学;198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鹰;;提高家长道德素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务之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2 田雅娥;;第二讲 更新家教观念 争做合格家长[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3 孙浩哲;;第八讲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误区及对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4 赵莉;;谈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5 段维荣;;全日制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6 乔晓莉;;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浅谈班主任与家庭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陆超;张余恨;李俊达;宁德志;;浅析农村家庭教育现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蒙廷英;;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初探[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7年
9 李晓勇;;如何改善不良家庭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张生;;家庭教育对学困生影响及解决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家庭教育》杂志社 来祥康;先知“给谁看” 再定“怎么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姜述玉;家庭教育中的“无为而治”[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3 叶阿炳;家庭教育不是“私事”[N];今日信息报;2003年
4 尚意;“不讲理”的家庭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记者 陈玮 赵海旭 通讯员 周盼;教白领们学习怎样“读懂”孩子[N];杭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高毅哲;中教观察:家庭教育如何补上德育“短板”[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杨晋生;家庭教育要适度[N];山西日报;2002年
8 秀章;家庭教育 身教为先[N];山西日报;2003年
9 苗元江;家庭教育ABC[N];大众科技报;2001年
10 刘素贞;家庭教育的错误[N];健康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强;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佳;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左群英;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玉梅;在京朝鲜族父母育儿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王瑜;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丽娟;清末女性才德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闫玉;当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变与合理导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自斌;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清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龚雯;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城市适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宗韵;明清徽商家庭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俊景;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王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姜珊珊;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艳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86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48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