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江西诗祖何以能振兴粤西民族教育——探黄庭坚影响宜州教育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8-02-04 22:06

  本文关键词: 黄庭坚 宜州 桂西北地区 黄山谷 江西 书堂 宗教 民族教育 中进士 政治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受丞相赵挺之诬陷,被免官除名,羁管宜州,于崇宁三年(1104)五月只身到达宜州,被官府胁迫,多次迁徙,最后被逐居南门戍楼,山谷泰然处之,每日与州人讲学,趋者如云,崇宁四年九月,贫病交加,卒于南楼,年61岁。黄庭坚死后,宜州兴教益盛,各类书堂相继而生,中举人数倍增,宜州成为桂西北文教母城。
[Abstract]:He is Huang Tingjian, word, number Valley, by the prime minister Zhao Tingzhi was framed, he removed to Yizhou, custodial, Chongning three years (1104) May alone arrived in Yizhou, he was repeatedly stress migration, finally by the south gate towers in the valley, and people speak calmly, daily, more beef, Chongning in September four, and died in the south tower, plagued by poverty and ill health, 61 years old. After the death of Huang Tingjian, Yizhou Xingjiao Yi Sheng, all kinds of book Hall have been born, have doubled the number of Yizhou, northwest of Guangxi and become the mother city.

【作者单位】: 广西河池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受丞相赵挺之诬陷,被免官除名,羁管宜州,于崇宁三年(1104)五月只身到达宜州,被官府胁迫,多次迁徙,最后被逐居南门戍楼,山谷泰然处之,每日与州人讲学,趋者如云,崇宁四年九月,贫病交加,卒于南楼,年61岁。黄庭坚死后,宜州兴教益盛,各类书堂相继而生,中举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建华;隋炀帝重视天台宗的实质[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2 蓝武;宋元时期广西文化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魏华仙;;近十余年来的国内隋炀帝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覃忠盛;;宜州人文底蕴及其形成原因[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乃元;唐宋粤西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振宝;清代桂林书院与地方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如雷;;北周政局的演变与杨坚的以隋代周[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本修,黄梓桢;黄庭坚与党光嗣的友谊[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韦湘秋;简评黄庭坚在宜州创作的诗词[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李寅生;试论黄山谷的两次贬谪及其贬谪诗[J];河池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4 覃忠盛;;江西诗祖何以能振兴粤西民族教育——探黄庭坚影响宜州教育的原因[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S2期

5 周广曾;淡泊名利与风流浪漫关于黄庭坚的个性心理[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6 青丝;;师生吃面[J];初中生世界;2009年32期

7 罗继高;;宜州山谷祠[J];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梅俊道;论黄庭坚的“节”[J];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9 熊江鹏;略论黄庭坚词[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孙文葵;;论黄庭坚诗歌中的民主性精华[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由兴波;;论黄庭坚晚年词、诗、书创作的互补[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徐冰云;徐进;;黄庭坚与华林书院[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3 庆振轩;;实用人材是至公——黄庭坚的秘书生涯及其用人方略[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廖美玉;;东京与两川——王安石、黄庭坚学杜的两种视角[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5 张希清;;官箴与《戒石铭》[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佟今;;联墨的二重性:实用和审美[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水赉佑;;备尽众体,一代师表[A];蔡襄及其家世——纪念蔡襄诞辰975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8 陈欢星;韦宗林;;几个甘蔗新品种在宜州试种表现初报[A];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彭国忠;;稼轩词与江西派诗[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余未人;;清明祭祀随想[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斌;黄庭坚书法的昭示[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通讯员 梁红 记者 王绍雄;黄庭坚文物有望得到保护[N];光明日报;2004年

3 胡锦武;黄庭坚手书石刻得到保护[N];中国矿业报;2005年

4 本报通讯员 胡遵武 姜月平 本报记者 王绍雄;救救黄庭坚文物[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赵川东;到黄庭坚故里看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本报记者 黄加佳 实习生 孙荣凯;天价《砥柱铭》疑声再起[N];北京日报;2010年

7 高鸿;《砥柱铭》真伪考略[N];中国文物报;2010年

8 任翌 孙虹;山谷词评价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高素娜;《砥柱铭》长卷何以拍得4.368亿[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杨仲伦;黄庭坚神醉马鞍山[N];河南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建君;元yP文人圈与文人画的发展[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陈志平;黄庭坚书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伍晓蔓;江西宗派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孙海燕;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徐建平;黄庭坚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段宗社;中国诗法论[D];四川大学;2005年

7 苏梅;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由兴波;诗法与书法[D];复旦大学;2006年

9 陈伟文;清代前中期黄庭坚诗接受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郑永晓;江西诗派研究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雄;黄庭坚七律研究三题[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春玲;论山谷词的雅俗两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汤平;从来佳茗似佳人[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4 王鲜平;黄庭坚诗歌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刘胜利;《黄律卮言》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遇青;心性与情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锋;黄庭坚词的意境和艳俗词“类曲”倾向[D];南昌大学;2007年

8 陈善巧;黄庭坚入蜀及蜀中创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晓亮;北宋书法韵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吉山;不恣于情而本于情[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1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491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