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爱的养成家庭生态危机探析
本文关键词: 独生子女 爱的养成 生态危机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独生子女爱的养成家庭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爱的价值环境危机、伙伴危机、养成空间危机、榜样危机、爱与施爱危机等。本文强调全社会、每个家庭必须从整体出发,整合育爱资源,优化独生子女爱的养成家庭生态环境。
[Abstract]:The family ecological crisis of one-child lov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value environment crisis of love, partner crisis, crisis of cultivation space, crisis of example, crisis of love and love, etc.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at every family must proceed from the whole society. Integrate love resources and optimize the famil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only child love.
【作者单位】: 陕西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
【分类号】:G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华;;体育课堂教学的生态学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年03期
2 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韦世艺,丁小明;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反思[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4 芦苇;艺术课程从分科走向综合的合理性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5 程红艳;学校教育环境浅探[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庄榕霞;王铟;;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若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0期
7 赵建华;;生态学视角下的实践教学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陈慧,潘东明,朱新秤,潘琪;高校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多维探析[J];高教探索;2005年03期
9 李静波,郭丹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佳宏;蒋关军;;生态经济学视野中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虹;传播学视野下中小学学校品牌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孙亚敏;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亚敏;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孔冬;管理生态学[D];苏州大学;2003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月飞;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卢燕;教师专业合作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贺新向;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易善安;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艳波;奥贝尔侦探小说探幽[D];湘潭大学;2007年
6 靳艳芬;高校课程:回归和完善生命[D];苏州大学;2007年
7 郝一双;大学生课堂行为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军;甘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9 谢冉;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学习环境及其构建[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金建芳;中小学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模式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书记挂帅,全党动手,确实控制人口增长[J];人口与经济;1980年02期
2 徐兵;也谈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街道调查所见[J];人口与经济;1980年03期
3 卢乐珍;;漫话对独生子女的教育[J];人民教育;1980年05期
4 何宓;大力提倡和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北京市宣武区独生子女情况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1981年01期
5 刘震;独生子女教育研究[J];零陵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6 王胜泉;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人口变化的原因[J];兰州学刊;1981年03期
7 康明村,庞树桂,谷祖善;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独生子女性别比例调查[J];人口研究;1981年02期
8 郄建伟;关于“独生子女率”指标的计算方法[J];人口研究;1981年04期
9 翟福英;;怎样教育好独生子女[J];人民教育;1981年09期
10 肖福兰;;独生子女学龄前教育问题探索[J];西北人口;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彩凤;;独生子女神经系统非遗传性病残儿35例调查分析[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陈德春;;试论父母离婚对独生子女成才的影响[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韩合珍;;口腔保健分析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研究[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林光江;;独生子女政策与儿童观的变迁[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红;;对儿童攻击性心理障碍的浅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裴秀英;肖祖芬;;父母养育方式对独生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龙运光;龙彦合;;侗药小儿消食敷剂临床应用127例总结[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2003年
8 马国芳;;关于地方政府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云南省全面启动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优待政策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9 汲送花;;独生子女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王建中;;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卫生特点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鲍安义;创造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N];安徽日报;2000年
2 秦利;性格与排行有关[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段微;女性生多少孩子最健康?[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西安市妇联 薛青莲;“黄昏恋”的误区[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儿童心理严重成人化[N];中国妇女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储召生;减负:瓶颈问题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赵世超 刘惊铎(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学校德育改革的实践着力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塑造全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孟华;天津三成儿童心理不健康[N];中国矿业报;2000年
10 陈星桥;落实独生子女奖励优惠政策[N];中国人口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可为;深圳市中小学独生子女人格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胡重庆;对独生子女人格的异质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碧娟;独生子女人群饮食因素对口颌系统发育影响的调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
4 詹华勇;独生子女人群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
5 胡荣;我国独生子女犯罪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曾美瑛;澳门初中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孔旭红;独生子女旅游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8 李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思帆;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幼儿园[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珂珂;军队独生子女兵心理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28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2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