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的初步编制
本文选题:亲子冲突 切入点:心理测量学研究 出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编制符合中国青少年实际的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方法:在对548名青少年开放式问卷调查及部分家长、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形成问卷初始稿,而后以914名青少年为被试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问卷因素分布符合理论构想,α系数为0.56~0.86,间隔一月后重测信度为0.67~0.88(P0.01),S-B分半信度为0.50~0.79。因素负荷如下:主动解决问题因子为0.36~0.71,攻击反抗因子为0.38~0.71,回避冲突因子为0.38~0.78,屈服让步因子为0.37~0.67,他人调节因子为0.53~0.71。解释方差的变异分别为:17,5%、23.2%、3.9%、2.3%、2.2%。结构效度及内容效度比较理想。结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测查。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ile and analyz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parent-child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y questionnaire for Chinese adolescents. Methods: 548 adolesc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open questionnaire and some parents. The initial draft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expert interviews, and then 914 teenagers were selected for the letter. Results: the factor distribut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etical conception, the 伪 coefficient was 0.560.86, and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after the interval of January was 0.67 / 0.88p 0.01A / S-B split-half reliability of 0.50 / 0.79. The factor load was as follows: the active problem solving factor was 0.360.71, the attack resistance factor was 0.380.71, and the evasive impact factor was 0.380.71. The factor load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as follows: the active problem solving factor was 0.360.71, the attack resistance factor was 0.380.71. The abrupt factor was 0.38 / 0.78, the yield yield factor was 0.37 / 0.67, and the others' regulation factor was 0.530.771.The variance of explanation variance was: 1.75% and 23.2g / 2.2.2.2.The structure validity and content validity were ideal. Conclusion: the questionnair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t can be used to check the strategies of dealing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adolescents.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心理系 曲阜师范大学心理系
【分类号】:G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丽清;卢佳;胡怡珍;;浙江211名农村初中生家庭环境与亲子冲突的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2 天凌;;“犟孩子”指东非往西,幽默来当“指南针”[J];家庭生活指南;2011年09期
3 章月娥;;批评孩子也可以很美丽[J];大众心理学;2006年03期
4 马志国;;走进家门,请脱掉您的“职业外衣”[J];好家长;2011年15期
5 吴佳军;陈司飘;;一封令人关注的来信让我们参与亲子关系大讨论[J];人生十六七;2006年08期
6 邓惠明;;家长的教育倦怠心理与调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美萍;张文新;;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谭雪影;;架起沟通的桥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舜;“父母皆祸害”网上引激辩[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郑军;从管理方法看亲子冲突[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武警总医院心理门诊 许建阳邋史宇;关上门挡不住孩子的好奇[N];健康报;2008年
4 郑世艳;农村亲子关系亟待关注[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陈若葵;让孩子获得心灵的帮助[N];中国妇女报;2011年
6 王海燕;改善互动模式,缓和亲子矛盾[N];中国社会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旭珍;中国传统亲子伦理及其现代转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霍利婷;上海市初中生家庭亲子冲突的调查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慧娟;关于青春期亲子冲突的调查报告[D];安徽大学;2012年
4 宋春联;初中生亲子冲突问题的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杨晓明;农村中学生家庭环境、亲子冲突及其应对策略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凤;富互联网时代扩增亲子互动体感网页游戏设计与开发[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范瑞芝;幼儿家长在亲子冲突情境下的应对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广川;初中生服装选购自主性与亲子冲突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峻;农村初中生亲子冲突的特点[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毕丹;大学生亲子冲突的一般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69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6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