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及成人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04 17:44

  本文选题:成人教育 切入点:农民 出处:《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速度越来越快,非正规就业成了目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模式。这种就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但同时,它对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搞好农民工转职培训工程,是促进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重要途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o urban and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is becoming faster and faster. Informal employment has become the main mode of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employment model can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social employment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But at the same time, it to the quality and skills of migrant worker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informal employment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by developing adult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doing a good job training project for migrant worker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湖北省农业厅
【分类号】:F249.2;G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曾青云,崔铭香;论成人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冯尚春,赵燕杰;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民非正规就业的有效途径[J];经济纵横;2005年05期

3 张德元;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4 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5 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J];社会学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风寿;;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刘强;翟印礼;张琳莉;;农民工社会权益问题及制度性根源探析——以沈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3 张琼;齐源;;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困局及破解[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4 朱嘉蔚;;角色转变中民工心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5 安冬平;张军;;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6 张小永;史永博;;新农村视域下成人教育推进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7 黄日强;黄勇明;;学习型社会与职业教育完全市场化倾向的危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胡雅妮;郭威;;浅论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李雪沣;范辉清;;论我国公民的免于匮乏权[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10 寇浩宁;李平菊;;二元劳动力市场、社会排斥与户籍分层——对进城农民工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宗成峰;张大勇;周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改善农民工生存状态[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徐志辉;孟桂英;;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现代化——兼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乡村教育改革的启示[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郑晓茹;李国和;;城市亚群体生存状况分析——以贵阳市云岩区农民工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翠红;姜慧莉;王艳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成人教育[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张智敏;唐昌海;;从农村高素质群体到城市中的边缘者——影响技能性人力资本生成因素的观察[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红宇;;城乡统筹: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结构转换与制度创新[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永芳;李志前;;现阶段城市“农民工”阶层分析[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红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收益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张顺;公民权利视角下的中国农民民生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8 林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云新;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白冰冰;上海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及其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1711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711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e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