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胡适的学习观论析

发布时间:2018-05-21 13:26

  本文选题:学习观 + 胡适 ; 参考:《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摘要】:正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位著名的大学者、社会活动家。他博古通今, 学贯中西,思维开阔,见识广博,为其学习思想的建构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他的宏厚的哲学功底,又为其学习观增添了更多的思辨色彩。胡适运用哲学眼光与逻辑思维去思考与论及了治学意义、治学方法、治学习惯和态度等一系列的问题,比较全面地阐发了关于学习的理论与见解,为中国学习思想史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当今学子提供了借鉴。
[Abstract]:Zheng Hu Shi is an influential philosopher, thinker, educator and a famous scholar and social activist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He learned from ancient times, studied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ought wide, and provided a deep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s learning thought. At the same time, hi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adds more speculative color to his learning view. Hu Shi uses philosophical and logical thinking to think and discuss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significance, methods, habits and attitudes of learning, and gives a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of the theory and opinion of learning. It not only adds new contents 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earning thoughts, bu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students today.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7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gg ,高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写作训练教程(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唐美华;我是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写短文的[J];安徽教育;1981年03期

3 胡义成;;鲁迅与《诗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4 润荃;;简评《诗词论析·续集》[J];学习与探索;1981年06期

5 刘汉民;;读鲁迅诗札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6 董乃斌;;李商隐诗风格分期论纲[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7 ;新编五年制小学《自然》第一册简介[J];人民教育;1982年04期

8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二年总目录[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9 张汉清;方_";;缘事论析 警醒动人——《伤仲永》的艺术特色[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07期

10 孙晓青;电解食盐溶液为什么阳极产生氯气而不是氧气?[J];化学教学;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商聚德;;朱熹“格物致知”论析评[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2 王立民;;唐前期的御史监察与廉政建设[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建伟;孙燕青;;中学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覃祖军;;从数学教学实例谈建构主义[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陈恩泉;;汉语语义层论析[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6 阎书钦;;辛亥革命时期李大钊立宪派思想论析[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7 韩学本;张林源;;名辩学派的历史定位和“白马非马”论析[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8 鲁振祥;;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原因论析——从海峡对岸的几种观点谈起[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郑家栋;;冯友兰“抽象继承法”论析[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韩洪洪;;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历史贡献论析[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文臣;邓小平激励思想的基本特征论析[N];中国人事报;2000年

2 张彦哲(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文史学院);师范院校《文学概论》课程教材建设刍议[N];光明日报;2000年

3 文畅;警世劝世箴言[N];辽宁日报;2000年

4 雷冬梅;学习观的三个转变[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傅正乾;评张国俊《艺术散文发展论》[N];西安日报;2000年

6 教育部社政司司长 顾海良;互联网时代的新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孙玉石;把握作家艺术个性[N];福建日报;2001年

8 陈开鸣;执着而深沉地认识“真的鲁迅”[N];贵州政协报;2001年

9 记者 熊金超;武汉开创城市社区建设新模式[N];经济参考报;2001年

10 屠岸;师生情谊四十年[N];文汇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尼瓦尔.赛买提;维吾尔民间禁忌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2 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叶帮义;北宋文人词的雅化历程[D];苏州大学;2002年

5 刘志伟;英雄"与魏晋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盛若菁;基于语义的比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俞晓红;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金根;刘熙载书法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粟高燕;中学英语课堂美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郭金玲;邓小平农业思想论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方瑞环;邓小平法治思想论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朝春;教育观念创新与创造性课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陈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优化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海龙;茅盾小说“政治倾向”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胡希东;特定历史语境下生命个体之张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世涛;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潘龙刚;语感、语言意识与语文教学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19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919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7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