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基于民主精神的家庭教育立场探析

发布时间:2018-05-22 09:40

  本文选题:现代家庭教育 + 学校教育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11期


【摘要】:正一、"无立场"的现代家庭教育"无立场"的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对儿童的教育缺乏清晰的目标与要求,从"自由主义"出发,以"尊重"的名义为由,过于放纵儿童的自身行为与选择兴趣,缺少教育自身所应具有的坚持性与长期性,"没有标准的选择"与"没有选择的标准"成为很多家庭在儿童教育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其外在表现为"怎么都行"与"一切以儿童为中心"的异化现象,具有严重的虚无主义情结。传统意义上,儿童教育的基本任务由学校承担,保
[Abstract]:First, "No stand"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no stand" means that parents lack clear goals and requirements for children's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liberalism" and using the name of "respect" as an excuse. Overindulgence of children's own behavior and choice interest, lack of the persistence and long-term nature of education itself, "no standard choice" and "no choice standard" become the basic value orientation of many families in children's education. Its external manifestation is the alienation phenomenon of "whatever can be done" and "all children as the center", which has serious nihilism complex.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the basic task of children's education is undertaken by the school.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焉晓红;;家庭教育是一把双刃剑[J];山东教育;2009年29期

2 张敏杰,乌云;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J];前沿;1999年07期

3 李诗玉;;协作、融合、双赢——浅谈现代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家庭教育的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06期

4 齐志斌;现代家庭教育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 包明荣;李振波;;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现代家教;2000年05期

6 郝运福;;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与现代家庭教育[J];安徽教育;2011年06期

7 李红敏;;传统家训的教育特点[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前言[J];少年儿童研究;1995年04期

9 陈建强;;中国家庭教育会怎么样——21世纪初中国家庭教育发展基本趋势预测[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2000年01期

10 杨仁坤;廖斌;;现代家庭教育面面观[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西薇;;构建以家长为主体的传统美德家庭教育指导模式[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2 谢赛琴;;浅议现代家庭教育的基本方式[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谢志红;;冲破家庭教育误区发挥“第一教育”作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丁瑜;;家庭教育科学理念探析[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5 曾汝弟;;发挥祖辈教育孙辈的优势[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6 ;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7 董文英;潘庆姣;;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家庭教育的思考[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8 李茂南;;陶行知家庭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9 李晓凡;;人格素质的培养是现代家庭教育的新课题[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10 王万章;崔学勤;王路;;老年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颂兴;“现代私塾”应该缓行[N];文汇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为民 通讯员 王新宇;怒江妇联强化家庭教育[N];云南日报;2006年

3 张聪;家庭教育理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参与者[N];中国信息报;2007年

4 赵慧荣;如何进行家庭教育[N];甘肃日报;2007年

5 鹿邑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王祥广;家长教育之我见[N];周口日报;2008年

6 梁坚义 虞冰 尤中;村级人口学校 培养新型农民[N];黄石日报;2006年

7 张芳;论家庭教育对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性[N];伊犁日报(汉);2006年

8 珠海市横琴一中 欧平富;如何化解家庭教育代沟[N];珠海特区报;2008年

9 周恩军邋本报记者 陈建兵;藏民马鲁为何要送孩子上学[N];四川日报;2007年

10 陈文灵;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N];汕头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罗吉华;文化变迁中的文化再制与教育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马效义;新创文字在文化变迁中的功能与意义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陈雪;从断裂到弥合—山江纯苗区口传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惠淑;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周建高;日本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南开大学;2009年

9 张布和;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李涯;电子媒介传播与嘉绒“达尔尕”口承教育的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业昌;现代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钱娇;试论宋代家训对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晓丹;明清家训家规文化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吴晓昱;中国西北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爱青;苗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巴战龙;社区发展与裕固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孙思;试析19世纪法国女子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何璇;从村寨到学校[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李志鹏;藏族传统文化在西藏学校教育中传承的研究[D];西藏大学;2012年

10 刘清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21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921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3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