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归流后湘西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发展之因
本文选题:改土归流 + 教育发展 ; 参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改土归流后,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考察这一时期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改土归流后,土民在政治上获得了人身自由,并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而当时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为教育提供了较好的政治保障。另一方面改土归流后,土民在经济上的负担大大减轻,外地先进的生产技术的传入促进了湘西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当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Abstract]:Education in western Hunan nationality areas has developed rapidly after the reform of land and return. The reason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are, on the one hand, the political freedom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and the right to education. At that time, the relatively stable social environment also provided a good political guarantee for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economic burden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was greatly reduced after the land was changed to return to the current.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other areas promo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stern Hunan, and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ded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基金】:2011年湖南省民族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中小城市散杂居民族特点研究”(项目编号:HNYTZ004) 2011年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湘西自治州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1JD007)
【分类号】:G7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伦文;国家行政力量与民间社会力量的互动——论改土归流后鄂西南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秦中应;建国以来关于“改土归流”问题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本军;震动与回响[D];云南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波;湖北巴东野三关古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圣钟;历史时期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农业结构[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动态·信息·简讯[J];成人教育;1989年05期
2 王庭华;;集资办学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步伐——西藏自治区康马县集资办学的调查与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01期
3 沈君;关于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5年10期
4 ;北京教育发展的新里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成立北京市教委2月15日举行挂牌仪式[J];北京成人教育;1996年03期
5 王春彦;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步履蹒跚的原因及对策[J];河北成人教育;1999年01期
6 郁海燕;国内外成人教育发展模式比较与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张桥;创新农村教育发展理念[J];黑龙江教育;2002年09期
8 任湘郴,李先骐;走中国特色之路,构建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的教育发展新格局[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9 杨学为;自考须适应“入世”的要求[J];中国考试(高考版);2003年23期
10 王胜民;针对老年教育特点 推进老年教育发展[J];中国石化;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达佳;;把发展民族教育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百色地区教育发展问题调查[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忠斌;;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家庭投资不足的原因及扩大投资对策[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嘉毅;;教育公平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韩思奇;张立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初步构想[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黄龙威;李红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与变革——基于湖南省17个民族县市区教育数据的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小建;黄燕;;加快民族教育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陈忠勇;;贵州省毕节地区苗族女童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和策略研究[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8 王嘉毅;祁进玉;;实施倾斜政策,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快速发展[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张善鑫;孙百才;;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重大举措及其主要经验[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明华;;新国富论:农民工教育发展是基本的国家利益,是中国未来的国富源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创威;市特教学校静悄悄破土动工[N];运城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寅峰 乌云斯琴;大力助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记者 马健 实习记者 马良玉;加快教育发展 提高民族素质[N];民族日报;2010年
4 郑严 李斌;加快教育发展步伐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N];民族日报;2010年
5 王峰;抢抓机遇 加快民族教育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7年
6 李益众;云朵上的民族 蜿蜒的教育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本报通讯员 王玉宏 周文宾 本报记者 刘楚平;民族教育展新姿[N];永州日报;2006年
8 韩晓玲 龙超凡 曹南燕;让学习者共享大学[N];湖北日报;2005年
9 王峰;走民族特色的素质教育发展之路[N];贵州民族报;2008年
10 李章红 巴塘县教育体育局;如今上学不再难[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布和;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杨曦;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内源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李忠斌;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远来;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袁春艳;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千菊;改土归流前后石门县覃氏家族的教育变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潘向明;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为芹;甘肃省电大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谭玉林;西藏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陈忠勇;贵州省毕节地区苗族女童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和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雷宝燕;泉州畲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贺素华;教育发展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花文凤;科举体制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车雪莲;延边地区朝鲜族中小学三语教育对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发展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何惠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义务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3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08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