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培养”理论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一元主导
[Abstract]:As a spreading phenomenon,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cultivate the consensus of moral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consensus based on cultural intention is influenced by such cultural indicators as system, information system, thinking mode, etc. From the theory of "cultivation" in the field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onolithic leading problem of moral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finds out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s monistic.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ubtle effect of symbolic reality of media cultiv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nsensus" of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of na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马研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微博使用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跟进研究”(项目编号:12JDSZ2046) 重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郑永廷;罗姗;;论对外开放和多元文化激荡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主导——兼谈高校德育的民族文化教育与主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石中英;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3 卢德生;巴登尼玛;;藏族农区与牧区学生家长的学校教育价值观比较分析——以B乡和T乡比较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4 郑永廷;刘静;;高校德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成效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发展创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5 陶长松;略论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演变[J];西藏研究;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陈海燕;;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余月玲;;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方式的传播学思考——以《超级女生》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胡悦超;;对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袁金龙;黄曼曼;;安徽省服饰传播媒介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赵迪;王德海;;受众本位论视角下的参与式农业推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蓓;;网络传播与博物馆观众视角[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魏婷;;煤矿安全信息传播中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松;吴超;;比较安全教育学的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建华;;互联网新技术与世界语运动[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7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8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婧;;“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10 魏玉山;;国外新闻出版国家监管体制[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天娇;企业使用媒体创造顾客价值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帆;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特色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4 郑俊杰;我国网络新闻专题探析[D];河北大学;2007年
5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陈曼;我国体育学术核心期刊栏目设置与广告经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巴登尼玛;藏族教育之路探索[J];教育研究;1998年10期
2 郭娅;民族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症结探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萨楚拉;;关于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董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36期
3 刘震宇;;浅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与引导[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4 刘桂娥;蔡秀娟;肖华;;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年16期
5 郅洁;杨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难就业因素分析及就业渠道的拓展[J];成功(教育);2012年07期
6 姜国峰;成团英;杨庆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运行机制的社会化视野解读[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张玉祥;陈s,
本文编号:2264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26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