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联合体内继续医学教育共享平台的建立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common platform for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ME) in medical consortia to integrate regional med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ijin Luwan Medical Community continuing Education sharing platform,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study and expert discussion, the author preliminarily worked out the composition framework of the Medical Community continuing Education sharing platform. This paper lists 7 primary indicators (including teaching objectives, objects, duration, teachers, content,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nd 31 secondary indicators. Thirty experts were selected in the fields of medical education, medical management,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medical reform policy. To establish the final framework of the sharing platform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consortia. Results after two rounds of consultation, the expert positive coefficient was 100, the expert authority coefficient was 0.931. In the first rou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coordination degree was 0. 5 (range of fluctuation 0. 167 0. 216), while in the second rou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0. 5 (range of 0. 153 卤0. 192). Finally, the frame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aring platform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is established, which consists of 9 first-level indicators (teaching objectives, objects, duration, teachers, content, management, assessment methods, etc.)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ject promotion) and 35 secondary indicators. Conclusion the CME sharing platform integrates the med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and the community doctors in the medical union can participate in continuous training projects through the CME sharing platform and improve their own theory.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ie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对外合作发展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办公室;
【分类号】:G724;R-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平卫伟;Delphi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J];疾病控制杂志;2003年03期
2 王魁英;杨波;谭艳;叶平;郑驰;;国内外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南军医;2009年05期
3 贾丽苹;赵爱平;袁晓玲;杨艳;仇晓霞;范颖;许美;;静脉输液风险环节及内容确立[J];上海护理;2012年01期
4 梁颖;鲍勇;;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08期
5 许朝晖;;组建以医保总量为纽带的医疗集团 提高区域卫生资源整合效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年06期
6 方鹏骞;姚瑶;周尚成;;新医改形势下的区域卫生规划政策解读和展望[J];医学与社会;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珊珊;尚莉丽;李增林;;质量控制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9期
2 李萍;任佰玲;凌曦;陈宁;;某三级甲等医院近5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现状分析及思考[J];安徽医学;2010年08期
3 岳小强;高静东;邓伟哲;刘庆;凌昌全;;肝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舌象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李德;赵霞;汪受传;;“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研究”安全性评价指标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杨燕;李歆;盛燕;;Delphi法在小儿脾虚泻评定量表指标筛选及量化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10年08期
6 王静;杨燕;盛燕;李歆;;德尔菲法小儿脾虚泻专家问卷调查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0年12期
7 高岑;宋俊生;熊俊;薛晓焕;商铁刚;;基于德尔菲法的《伤寒论》医案文献发表质量标准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2期
8 闫宣辰;丁国武;杨敬宇;;甘肃省甘谷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1年34期
9 缪春玉;张绍蓉;曾琴;李燕萍;郝娜;;德尔菲法构建医患纠纷数据库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2年12期
10 杨土保,张继海;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俊;童琦;何杨;李征;;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建设综合评估指标筛选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2 王至婉;李建生;李素云;余学庆;王明航;白云苹;王海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诊断的专家问卷调查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霞;汪受传;李德;;“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第三轮专家问卷分析[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4 陈前军;关若丹;司徒红林;戴燕;徐飚;刘鹏熙;林毅;;基于改良德尔菲法对乳腺癌“分期辨证”方案的调查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郭莉;刘鹏熙;林毅;司徒红林;陈前军;;聚类与改良德尔菲法对乳腺癌巩固期证型研究的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高怀林;吴以岭;贾振华;袁国强;吴相春;高玉芳;魏聪;;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调查表的设计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胡燕;王孟清;;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的专家问卷调查分析[A];朱文锋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医诊断师资班3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会一;徐增光;张勘;;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建设指标体系构建及其上海实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明;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组织执行力的评价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苏海军;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丽;基于历代医案数据库整理和临床问卷调查的月经量、色症状规范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杨百团;山东省新农合基金分割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梁海珊;药学工作模式转变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甘秀敏;血吸虫病流行的评估与预测预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文世勇;基于营养盐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周莉;基于循证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研制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俞丽华;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研制及性能初步考评[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邓鑫;中医治疗肝硬化疗效评价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燕;手足口病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兵;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范树腾;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校正系数的研究与应用[D];泰山医学院;2010年
4 张元菊;护理学专业疼痛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5 沙海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研究中的应用[D];潍坊医学院;2009年
6 姜茜;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的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斓;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8 王妍敏;全人全程健康信息数据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饶艳;基于绩效结构理论的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方兰芳;分层次使用下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谦;;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2期
2 许文博;周东海;赵成杰;;美国医学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学报;1989年01期
3 梅人朗;;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化的国际趋势[J];继续医学教育;1991年04期
4 高境桂;蒯强;刘克明;;法国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展望[J];继续医学教育;1992年03期
5 蒯强;高境桂;刘克明;;法国继续医学教育中的教学与管理特色[J];继续医学教育;1992年04期
6 杨文秀;孟群;敬蜀青;;国内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1)[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31期
7 杨文秀;孟群;敬蜀青;;国内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2)[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32期
8 聂英坤;于慧敏;张凤山;;浅谈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实施与管理[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33期
9 梁华;曾小立;冯忠娜;;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J];内科;2006年01期
10 周其刚;;双向转诊制度与医疗集团模式初探[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谷;北京市部队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晓平;;更新知识 培养人才 不断探索继续医学教育之路——长春市卫生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J];吉林医学;1990年04期
2 赵铁力;杨桂林;迟吉茂;;浅谈学会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1990年03期
3 何界生;;卫生部何界生副部长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继续医学教育;1990年04期
4 佟维训;;日本的继续医学教育系统[J];继续医学教育;1990年04期
5 ;努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1991年04期
6 薛迪;;国外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介绍[J];继续医学教育;1993年01期
7 ;《继续医学教育》1993年第7卷目录索引[J];继续医学教育;1993年04期
8 杨桂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培训中心”成立大会暨“继续医学教育的组织和管理”讲习班在成都举行[J];继续医学教育;1994年04期
9 王玉环,王仲元,王艳玲,陈杰;发挥优势、勇于开拓 探索学会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路子[J];继续医学教育;1995年03期
10 张成兰;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成立[J];继续教育;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伊娜;刘渊;;血站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经验交流[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2 王舒;尹新中;陈晓玉;李磊;;注重职工继续医学教育 促进医院全面发展[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卢德华;毕莉莉;孙晓红;;开展网络继续医学教育的可行性调查[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臧天霞;;加强继续医学教育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高乐平;;不断探索 强化管理 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全面发展[A];2010湖北省科协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燕云;马维红;杨丽莎;;我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胡增军;杨明儒;;企业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研究[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职工医院管理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冯海燕;李刚;;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优势努力开创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新局面[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胡克章;何燕;李丽;马大卫;王新明;黄正明;;继续医学教育的效果评估[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10 吴乾;;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路径的实践与探讨[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衣晓峰邋靳万庆;黑龙江要求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90%[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衣晓峰邋靳万庆;黑龙江继续医学教育有“硬杠杠”[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网上继续医学教育 开创医学教育新天地[N];健康报;2000年
4 王雪飞邋杨秋兰 谭嘉;医学教育寻求破局[N];健康报;2008年
5 ;基层医生难跃过统考“标杆”?[N];医药经济报;2007年
6 安徽省潜山县卫生局 韩仁贵;医学继续教育不应市场化 商业化[N];健康报;2008年
7 魏峗;加拿大的农村医学教育[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吴晶;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08年
9 陈金伟;继续教育应符合基层实际[N];健康报;2006年
10 记者 张芬娟 通讯员 俞新红;我市6个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国家级成功[N];嘉兴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丹;医院教学能力评价与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贾泽明;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管理流程,推动内镜技术准入和规范化发展[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齐德广;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竺;在职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睿;云南省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学术项目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3 刘畅;军区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现况及管理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张原英;临床医师参与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调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敏;综合型医院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初步实践[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6 刘清;基于学科信息资源分析和保障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涵;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养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陈群平;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与实施方法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9 姜平;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评估的实践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薛劭s,
本文编号:2298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29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