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策探析
[Abstract]:Henan province is the first population of the whole country, the population base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is huge, the overall quality is low,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to restrict the labor force transfer. Therefore, tak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as the lead, the other types of training institutions are complementary, and the training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has become the basic train of thought and the countermeas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the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servic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necessary safeguar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nd the transfer and training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F323.6;G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清连,张社字;小康社会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22期
2 曹晔;政府履行农村职业教育职责的理论依据与实现形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绍斌;;农民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2 刘慧翮;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农村经济;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蓓蓓;吉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江萍;台州市蔬菜安全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刘芳;吉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红艳;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贾青;“全面建设小康”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李惠艳;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薇娜;制约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问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闫威,夏振坤;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J];当代财经;2003年05期
2 管西亮;新的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1期
3 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4 龙竹;地方财政压力下的农村发展:问题、成因及对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6期
5 农业部产业政策法规司课题组 ,陈晓华,张红宇,欧阳海洪,夏英,杨菁;统筹城乡和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1期
6 何忠伟,蒋和平;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与走向[J];中国软科学;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维德;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倾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2 谢诚,石祥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J];人口与经济;1985年06期
3 刘辅臣,郭卫国;江浙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探析[J];人口研究;1985年06期
4 谢诚,石祥云;从生产力诸因素的变化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J];人口研究;1986年02期
5 平新乔;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价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6 徐天琪,叶振东;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试探——三论农村劳动力转移[J];人口与经济;1987年02期
7 孙胤社;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分析[J];人口与经济;1987年04期
8 张作兴;略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阶段的态势与特征[J];人口研究;1987年04期
9 张作兴;略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阶段的机制与对策[J];人口研究;1987年05期
10 朱宝树;王桂新;;上海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态势及发展战略[J];南方人口;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戴小枫;;加入WTO后农业的机遇、挑战与若干对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仲良华;宣云;;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贾娜;郭玉明;张建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机化发展的关系[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裘伟廷;;关于失土农民转岗培训的思考[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张文强;袁丽;;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向军;陈金波;;论现代流通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窦华富;;把握趋势 加大力度 着力推进农村劳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罗成友;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需加快[N];重庆日报;2000年
3 王程熙;农村劳动力转移论[N];光明日报;2000年
4 杨冠军;“三产”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主渠道[N];河南日报;2000年
5 张忠法 崔传义 陈剑光 李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形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6 茅于轼;农村劳动力如何转移[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7 鲍仁;加速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8 李辰增;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途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9 丰镇市广播电视局 张伟 周晓宇 杜向东;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容忽视[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10 蔡f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四大障碍[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谷延芳;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姚枝仲;市场化的增长与波动效应[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李佐军;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黄丙志;城乡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互动:条件、机制与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景洲;试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黎芳;非农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樊轶侠;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的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付华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九林;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马广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吕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杨红梅;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9 迟云涛;蓬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章剑卫;用工短缺与政府责任[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47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447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