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大理州民族中学高中生消化道酵母菌感染现状

发布时间:2019-03-31 08:51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民族高中生消化道酵母菌的带菌情况与差异,为开展相关治疗与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大理州民族中学生268名,采集粪便标本在沙保弱培养基上培养后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中生酵母菌带菌率为35.1%,彝族学生带菌率低于其他民族学生,且彝族和汉族、白族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民族中学生酵母菌带菌率差异存在显著性,特别是彝族和汉族、白族之间,可能与彝族独特的生活习惯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and differences of yeast carrier in digestive tract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related treatm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268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Dali prefecture were selected and the fecal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and identified on the medium of Shabao weak culture.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rate of yeast carrier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35.1%, and the rate of Yi nationality stud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nationalities students,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Yi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and Bai nationality students (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yeast carrier rate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especially between Yi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and Bai nationality,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unique life habits of Yi nationality.
【作者单位】: 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 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 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 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 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 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
【基金】:大理学院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G75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蒋洪敏,韦超凡,陈利玉,舒明星;白色念珠菌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9年06期

2 周贵民,谢灵;国内酵母菌感染和实验室诊断的现状及建议[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云,曹何,余显书,罗疏薇,谢毅;290株深部念珠菌感染的分类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卢月梅,何林;83株呼吸道分离真菌的菌种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03期

3 陈欲晓,韦超凡,蒋洪敏;白念珠菌菌血症诱导小鼠皮质胸腺细胞凋亡[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陈欲晓,韦超凡;白色念珠菌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0年03期

5 史肖云;106例念珠菌感染病原菌分类及耐药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年01期

6 钟海萍 ,邱华红 ,方文婷;108株宫颈分泌物培养白色念珠菌药敏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1期

7 温朝阳,韦莉萍,秦新辉;念珠菌62株的药敏调查[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3年02期

8 孟光乾,朱成宾,唐冰;我院真菌感染的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年03期

9 黄洁霞,蒋利君;显色培养基和沙保弱培养基培养鉴定酵母样真菌的比较[J];海南医学;2005年01期

10 冉冬梅;李全焕;;1400例真菌菌群分离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震;35株念珠菌药敏分析及氟康唑和环孢菌素的体外协同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2 王君;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及药敏分析[D];青岛大学;2004年

3 袁玲玲;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不溶性β-葡聚(β-glucan)诱导小鼠血清IL-1β、TNF-a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珍大,邵海枫,杨远枫,宗永兰;32例血培养致病性念珠菌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1990年02期

2 龚立杰,,杨秀华,路秀文,王金良;介绍两种鉴定白色念珠菌的方法[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年01期

3 张军民,周贵民,谢灵;酵母样真菌酶反应模式的初步建立[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克显,吴天祺,谈克毅,赵国瑞;小猫熊消化系统的解剖观察[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苏洛生;;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人体食物加工厂[J];体育师友;1980年04期

3 韦美翔;;婴幼儿卫生保健讲话——第二讲 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续][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3年06期

4 欧志安;;苗家医药显奇功[J];中国民族;1984年10期

5 ;(二十)为什么饭后不可立即进行身体锻炼?[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4年09期

6 徐肖曼;;《涡虫》一节的教材和教法探讨[J];生物学通报;1984年05期

7 苏洛生;;《运动解剖学》问答[J];体育师友;1985年03期

8 吴纪安;;噪声及其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1985年05期

9 朱映秋,党富民;小学生摄食卫生与体质关系的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10 徐铁;;如何安排健美锻炼时间[J];体育博览;198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龙波;王延波;马圣媛;陆瑶华;;大连湾牡蛎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田秀华;于学伟;;大鸨的消化系统的解剖特点[A];稀世珍禽——朱瀗——’99国际朱瀗保护研讨会文集[C];1999年

3 李彦青;;糖尿病性腹泻的辨证与治疗[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4 郑沫;;捏积疗法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效果的初步观察 Ⅲ对N、Ca、P代谢的影响[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二届全国营养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79年

5 黄威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在大鼠消化系统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杜生敏;;《金匮》方在消化系统急重症中的应用[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饶本强;郑智勇;欧阳学农;余英豪;涂小煌;胡还章;季天海;;消化系统原发癌与多重癌免疫学预后指标的对比研究[A];2001'全国肿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赵云龙;李红;王群;张明凤;;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胚胎消化系统发生的研究[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解克平;田明萍;翟慕;;60例万拉法新消化系统副反应中西药治疗对照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黄威权;陈蕾;蒲若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在大鼠消化系统的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明轩;女性美姿运动[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马志宏;合理饮食清除体内“垃圾”[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增强体能十大秘诀[N];重庆商报;2000年

4 高春奇;霉变甘蔗致人命[N];大众卫生报;2000年

5 郭力 罗照春;《消化系疾病免疫学》[N];健康报;2000年

6 侯玉波;口腔异味能测病[N];山东科技报;2000年

7 明秀;为癌症患者端上六道菜[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8 赵和云;酚妥拉明治疗消化系统危重症[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丁永泉;吲哚美辛的常见不良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郝继亭;奥硝唑的临床新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星;雷公藤甲素聚合物纳米粒的传输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廖英俊;抗癌药顺铂毒性作用及多种药物联合拮抗其毒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隋峰;补脾方药对脾虚大鼠离体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受体后信号转导调控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石忠峰;溃疡性结肠炎靶向治疗新药白术黄芪胶囊药学与药理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苏忠学;胰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表达与淋巴转移和预后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周瀚;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表现特征[D];四川大学;2004年

7 沈建国;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胃癌MKN-45细胞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杜卫东;受体酷氨酸激酶RON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及信号传导[D];浙江大学;2006年

9 王颖芳;慢性胃炎脾虚证患者基因差异表达图谱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梅武轩;脾主运化水液与胃粘膜水通道蛋白3、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消化系统淀粉样变性24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春林;胆胀病刚柔心身证治的理论研究与临床病例观察[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3 万蓁蓁;红鳍东方渶幼体发育和消化生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金梅;水通道蛋白在消化系统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孙婴宁;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消化系统组织形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碧波;城市有机垃圾与污泥联合消化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戴懿;143例首诊发现的中国HIV/AIDS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于辉;大鼠胃和下颌下腺卵泡刺激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9 张格红;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及资源化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10 刘红梅;乌鳢消化系统组织学及消化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50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450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