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基于眼动分析的聋人大学生理解监控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1 08:53
【摘要】:以聋人大学生为被试,综合利用错误觉察技术及眼动技术,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理解监控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聋人大学生对错误区的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显著大于正常区域,显示出他们具有一定的监控能力;(2)在基于自信心评价的理解监控分数上,不同阅读策略运用倾向的聋人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3)高策略组聋人大学生对逻辑错误的觉察能力显著优于低策略组聋人学生,而在经验错误及同音字误用两种错误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异。
[Abstract]:Taking deaf college students as subjects, this paper make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understanding monitoring proces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by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error detection and eye mov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the deafened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wrong area i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area, which shows that they have a certain ability of monitoring; (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based on self-confidence evaluation among dea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reading strategies. (3) the ability of the deaf students in the high strategy group to detect logical error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deaf students in the low strategy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wo types of errors in experience error and homophonic misuse between the deaf students and the deaf students in the low strategy group.
【作者单位】: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和特殊教育学院;
【分类号】:G7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杜月红;;阅读过程中的理解监控特点及策略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2 于鹏,徐富明,焦毓梅;阅读理解监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杨双;刘翔平;张婧乔;张秀;;阅读理解困难儿童的理解监控能力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4 刘儒德;论学习策略的实质[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5 徐富明;白学军;沈德立;施建农;;对阅读理解监控及其发展的直接测量[J];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6 张茂林;杜晓新;张伟锋;;听力障碍学生阅读策略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10期

7 张茂林;杜晓新;;阅读预期对不同阅读策略特点聋人大学生快速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中专生语文学习策略的改进[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卢绍君;;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毛武陵;白冰;李培;吴竞海;田建强;姜毅;;对运用“掌握学习”教学法进行篮球教学的实验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4 郑晓齐,董杜骄;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赵淑清;运用学习策略进行排球教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6 于素梅;毛振明;;内外层四要素体育学法“动态结构”体系的建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7 潘国豪;;大学英语口语教改刍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6期

8 陈鸿雁;;元认知策略及其在高级英语课堂上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5期

9 张向葵,张林,王颖;中学生学习策略应用特点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10 刘新颜;关善玲;冯本才;范晓红;郭洁;;语文学困生与学优生阅读理解监控的发展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晓锐;李敏勇;刘忠;张萌;;系统认知观探索[A];逻辑学及其应用研究——第四届全国逻辑系统、智能科学与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王燕;刘继贤;;大学生英语阅读元认知能力调查分析与提高对策——省高教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15C-298)[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郁;意识学习与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张文宇;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志强;基于自我教育的本科生学业生涯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5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丁彪;企业领导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海英;智慧的翘翘板[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志伟;小学四-六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监控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娟;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监控能力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竹慧;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自学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陆似华;学生学习函数的常见错误及其成因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仲红;自主性学习及其在学科教学中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丁仪;初中语文沉浸式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梅;初中物理探究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石茵;思维导图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洪丽芬;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瑞清;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雪艳,路海东;国外阅读理解监控策略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余建华;阅读教学中理解监控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杜晓新;宋永宁;黄昭鸣;;聋校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组织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年04期

4 白学军,沈德立;初学阅读者和熟练阅读者阅读课文时眼动特征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年02期

5 曹锋,朱曼殊;儿童阅读理解监察能力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06期

6 杜晓新;阅读中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相关及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7 刘儒德;论学习策略的实质[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8 莫雷;阅读预期对快速阅读理解的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3期

9 莫雷;不同年级学生自然阅读过程信息加工活动特点研究[J];心理学报;1998年01期

10 曾祥敏;;国外近十年阅读策略训练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茂林;听障学生阅读理解中的策略运用及其眼动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国利;国外对阅读的眼动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隋雪,李立洁;眼球运动研究概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邓铸;眼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金桥;西方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阎国利,吕勇,刘金明;小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眼动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阎国利,白学军;眼动记录法在国外运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学动态;1997年02期

7 陶云,刘艳;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示意图课文的眼动实验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李安民;高耀;;重剑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视觉搜索优势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9 刘迪;林楠;;情绪对问题解决过程影响的简要分析[J];华章;2011年02期

10 吕勇,阎国利,陈连燕,范晓红;小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雍信阳;陈怀琛;赵乐军;;眼动与人的控制行为模型[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2 陈凌育;赵信珍;孙复川;;眼动注视特征比较——AD病人与正常人识别眼动的差异[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吕玉珍;汤维平;卢志平;陈美蓉;杨久松;;EAM-86眼动电图记录仪及应用情况[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4 孟昕;;36例老年性动脉硬化性眼动脉的TCD改变分析[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汪永光;;眼动脱敏和再加工:创伤治疗的新办法[A];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心理危机现场干预技术与进展培训资料[C];2011年

6 李馨;白学军;苏世将;田瑾;;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对其校对能力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童剑亮;王健瑚;孙复川;;OKN眼动反应与视觉时间脉冲反应特性异常[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武圣君;苗丹民;朱霞;刘旭峰;;面孔与图形偏好转变的性别差异:来自眼动的证据[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赵丞智;;坠楼事件目击者急性应激障碍及其干预初步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李杨;严艳梅;胡荣荣;丁锦红;;视觉搜索的空间位置效应[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Ellen I. Carni(美)著 李巧艺 译;眼动与记忆[N];音乐周报;2003年

2 张宝敏;眼动,,把握阅读的规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副主任医师 林利毕;老人缘何爱流泪[N];中国老年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陈磊;眼睛运动如何窥探大脑命令?[N];科技日报;2007年

5 郭志芳;短暂“失明”是病吗?[N];大众卫生报;2004年

6 本版撰稿 记者 张云川;岁末年初变脸 热潮闹成都[N];成都日报;2005年

7 书梅;眼皮常跳勿等闲视之[N];中国老年报;2001年

8 李瑞星;在旋转中寻找健康[N];保健时报;2007年

9 江南客;为邮市歇夏支3招[N];中国集邮报;2006年

10 付东红;ADHD患儿应在十一岁时进行前庭刺激训练[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云;不同年级学生阅读有或无配图课文的眼动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田静;汉语旋转文本加工:来自眼动的证据[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隋雪;学习困难生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建军;眼动·视网膜·知觉影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5 康廷虎;情景识别过程中的信息搜索与整合[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钱国英;情绪记忆的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祁乐瑛;表象表征:心理旋转的实证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洪彪;羽毛球练习者知觉动作技能认知加工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9 童剑亮;双相视觉脉冲反应与Optokinetic Nystagmus(OKN)眼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10 蒋柯;趋利避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鉴;重复阅读是否影响读者的眼动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高杰;基于眼动分析的柜类家具外观设计评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孔令芳;基于面孔线索的择偶与亲缘识别的眼动轨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叶华奇;不同表象清晰水平个体听觉诱发表象的眼动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樊倩;面孔知觉中的特征加工、结构加工和整体加工策略:来自眼动的证据[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瀛;非期望刺激大小与类型对无意视盲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朱丽华;词N与词N+1消失对青年与老年中文读者眼动模式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谷禹;儿童视觉空间表象重建的眼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9 乐亦扬;视听信息整合反应的特性及眼动线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震;小学一年级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中课文插图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51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451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8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