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长对家庭性教育的看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医学院 复旦大学医学院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研所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研所
【分类号】: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崔念,李民享,高尔生;中国父母如何看待向未婚年轻人提供避孕服务——来自中国8个地区的调查报告[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1年03期
2 段佳丽,刘泽军,王丽华;家长健康知识水平与其子女知、信、行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4期
3 陈晶琦,孙艳秋,赵志宏,叶广俊;青春期学生的家长性知识及对性教育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9年05期
4 赵双玲,高尔生,楼超华;上海市家庭性教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9期
5 周建芳;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01期
6 徐莉,刘爽;对青少年性知识、态度、行为模式和性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秀霞,王欣,王春光,陈颖;医学生营养知识与膳食状况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王福忠;;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现状及展望[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戚小兵,石淑华,时俊新,周爱琴,张秋香,黄小娜;青春期早期女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2期
4 吴静;熊光练;石淑华;;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现状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2期
5 王琪;王丽敏;隋虹;袁丽丽;赵振军;;哈尔滨市初中生家庭性健康教育现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2期
6 司徒炜敏;江军;;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卫生习惯和卫生知识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1期
7 郭瑞雪;李峰;;大学生家庭性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马仁军;;包皮环切术的方法改进分析[J];甘肃科技;2007年08期
9 袁园;芮彭年;钟向阳;;基于生命教育的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实践探索[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年06期
10 李宁;张河川;杨婉秋;;青少年非意愿妊娠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陆卫群;朱江;刘克仁;何江;赵翠华;;贵州省少数民族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状况调查[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涂晓雯;上海市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长期效果与可持续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王筱金;上海市青春健康促进项目效果评估[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李孜;贫困地区外出打工群体(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钱序;上海、广东外来未婚女工生殖健康行为的生态学因素及干预探索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吴静;青少年性健康行为形成的早期干预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向东;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罗琳;非意愿妊娠妇女避孕认知度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3 王磊;山西省八所高等院校学生生殖健康问题的KABP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4 袁滢;青少年学生性道德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宗仁;兰州市初中学生性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明惠;农村育龄人群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杨扬;中学生性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丽萍;太原市某中学青春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9 赫欣;郑州市部分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武松;合肥市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性KAP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郭秀花,徐桂永,赵连伟,柰贵清,高玉梅,白庆丰;军队未婚战士生殖健康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9年05期
2 李爱兰,李立明,马彩虹,叶广俊;北京市高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及避孕行为的现况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0年03期
3 崔念,唐光华,李民享,田爱平,谢黎,罗世媛,陈晓勤,罗德纯,田映碧;成都地区未婚青年生殖健康需求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0年05期
4 徐莉;中国7省市女性婚前怀孕变动趋势、后果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1998年01期
5 胡熙庚;429例未婚青少年性病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6年05期
6 张玲萍,季成叶;家庭环境对儿童智力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1995年06期
7 武俊青,仇丽霞,赵鹏飞,高尔生;山西和上海医学生性KAPP及性教育研究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1997年10期
8 涂晓雯,袁伟,楼超华,高尔生;上海市未婚妇女的首次性行为[J];中国公共卫生;1998年10期
9 丁辉,韩历丽,齐庆清,董翠英,刘凤琴;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1999年03期
10 许盛华;探讨传播渠道对卫生行为影响的有效性[J];中国健康教育;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彩娟;;语文教学应当给孩子们爱的正面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
2 君君;;中学生选秀:是狂欢还是圆梦?[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12期
3 杭世金;;世纪之交中学生的真实写照——评介几本中学生日记[J];青少年日记;2003年15期
4 ;我有我风采——《中学生天地》照片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J];中学生天地(B版);2011年Z1期
5 徐东;;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6 吴梦招;;回味[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1年Z2期
7 吴梦招;;回味[J];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11年Z2期
8 杨振宁;;中学生要看些“课外”书[J];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2011年09期
9 高永金;;我看中学生异性“来往过密”[J];大众心理学;2003年07期
10 谢灿荣;;情系《中学生数理化》[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1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汪之顼;杨振宇;荫士安;;不同性别中学生青春期前后学习成绩变化的分析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黄盈;马丽莉;梁宝勇;;对中学生生活应激和困扰症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先献;钱跃升;武轶农;苏军英;刘海燕;;中学生尝试吸烟者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聂勇军;戈尔顿的“家庭性教育法”[N];中国人口报;2000年
3 叶炳昌;中学生留学热:外面的世界真精彩?[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宋树涛;中学生救火受伤引发争议[N];西部法制报;2005年
5 翟书涛;家庭性教育怎样入手[N];新华日报;2003年
6 记者 刘颖;市“十佳中学生”终评结果揭晓[N];天津日报;2008年
7 记者 沈雪梅;日本丰桥中学生代表团来访[N];南通日报;2008年
8 实习记者 栗溶;中学生热衷“非名牌不运动”[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9 白燕 记者 桂兰;我市7名中学生赴日本交流学习[N];广元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许林贵;四川灾区百名中学生访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3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晓康;态度意义构建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锐;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新平;中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惠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鹏;中学生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璇;培养中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伟锋;河南某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9 李远;激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红顺;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63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463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