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万明钢;“积极差别待遇”与“教育优先区”的理论构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途径探索[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彦坤;西部大开发与农业大发展的宏观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0年11期
2 田孟清,马冬梅;西部的战略选择——以大开放促大开发[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周志星,冯家涛,柴国荣,张发民;小型水电站的发展与开发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S1期
4 柴彬,王起亮;立法保障与西部大开发——对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借鉴[J];兰州学刊;2001年06期
5 王鉴;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区”构想[J];民族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6 张殿发,王世杰;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开发潜力、制约因素及其战略措施[J];农村生态环境;2001年03期
7 刘君德;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与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J];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8 但承龙,厉伟,王万茂;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J];生态经济;2001年10期
9 王金彪;西部大开发中人才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01期
10 高新才,符泳;论西部地区的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保军;;中国西部作物栽培学科发展展望[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吴强;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5 李立峰;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策;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芳娟;论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中的人力资本投资[D];西北大学;2001年
3 胡锡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彭绪娟;中国西部水环境的改善与地区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5 廖茂忠;义务教育补偿的价值基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谭贞;关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政策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梁华和;固原地区回族女童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朱雪梅;高校教师群体结构现状与优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陶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中学师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邬润龙;寿险资金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义彬;;动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邱霞飞;;民族地区县级选举试点的喜讯[J];中国民族;1980年10期
3 ;积极开展民族地区的扫盲工作[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年03期
4 李春萌;跨地区经济协作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5 程法光 ,沙全一 ,李彦和 ,汪铮 ,仲民安 ,邓先录 ,张定富;开创宁夏经济建设新局面 为争塞上花更艳 欲束群策系笔端[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6 张协堂;;发展农业经济的几个问题——湖南民族地区农村调查琐谈[J];中国民族;1982年01期
7 ;我们是怎样抓经济工作的?[J];中国民族;1982年03期
8 叶林;;民族地区儿童剧的崛起[J];中国民族;1982年10期
9 王展意;;发展民族地区交通 繁荣少数民族经济[J];中国民族;1982年11期
10 龚曼侬;;极积为民族地区举办高中教师进修班[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春燕;;宗教问题 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2 王启发;;拍摄好90年代的人——谈拍摄民族新闻人物的体会[A];第二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材料汇编[C];1992年
3 徐荣生;;重构民族地区商品流通新格局[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4 杨一星;;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初探[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乔彬;;对广西民族地区商业体制改革的探讨[A];论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编[C];1984年
6 李晓燕;;积极挖掘民族地区消费品市场潜力[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7 张世和;;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城市化[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8 朴今海;;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林锋;高育明;;民族地区人才资源与保亭经济快速发展[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10 庞元第;;论入世对民族地区影响的特殊性和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辑;众博士关注西部民族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记者 蔺红 海坚;加强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持受关注[N];中国税务报;2000年
3 穆永吉(作者系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族地区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N];甘肃日报;2000年
4 记者 张学虎;加快民族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N];甘肃日报;2000年
5 伍文义;民族教育应具备大教育观念[N];贵州政协报;2000年
6 记者 蔡旭;少数民族人口出生率下降[N];健康报;2000年
7 记者 许鹤;巩固“普九”成果 发展民族教育[N];吉林日报;2000年
8 娘毛加;民族地区幼儿识字教学谈[N];青海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胡果;挚言热望聚西部[N];人民日报;2000年
10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教改革发展[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红;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市场的起源与历史形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朱玉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规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鄢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黄颂文;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任新民;云南民族地区的梯度结构与人力资源的梯次开发[D];云南大学;2000年
8 汪中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李皓;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锰;民族地区支教对象调查(个案)及相关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红;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姜宝华;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董春;文化变迁中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学良;民族地区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范逢春;民族地区行政“政府干预情结”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刘纪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晓梅;邓小平民族发展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9 刘容美;广西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秀英;中国民族经济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54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55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