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听障儿童语义分类特点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0 14:11
  由于接收的音讯信息有限,许多听障儿童在学习阅读方面存在困难。类似地,由于在语言(包括手语)方面存在困难,大多数儿童语义分类的发展被推迟。对于普通家庭长大的听障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习得手语对于健听父母和听障儿童的健听老师来说似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听障儿童都使用手语进行交流。此外,与普通儿童相比,语义分类在听障儿童阅读理解方面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对听障儿童的语义分类特点进行实验研究。从而获取听障儿童在汉语学习中语义分类的特点,并进行干预。以此获得经验来指导聋校语文教学,这对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语义分类作业。共有三个实验,前两个实验所有刺激均用E-prime软件呈现,第三个实验为干预研究。实验一采用语义分类作业的研究方法,主要考察听障儿童在图片和文字条件下的语义分类能力,目的是探讨听障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图片和文字条件下的语义分类有无差异以及在两种条件下听障儿童语义分类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异。实验二是探讨文字条件下听障儿童对上下位词的语义分类特点。实验三是干预研究,探讨通过语义网络训练,对听障儿童在文字条件下的语义分类能力的提高...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语义加工的相关概述
        1.1.1 语义的心理表征
        1.1.2 语义加工的研究方法
    1.2 汉语词汇语义加工相关研究
        1.2.1 语义与字词提取
        1.2.2 词汇语义加工
    1.3 听障儿童语义分类的相关研究
        1.3.1 听障儿童与普通儿童语义分类特点的比较研究
        1.3.2 听障儿童词汇—语义特点
        1.3.3 听障儿童语义分类的影响因素
    1.4 语义网络的相关研究
        1.4.1 语义网络的界定
        1.4.2 语义网络的特点
        1.4.3 语义网络在教育界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问题及意义
    2.1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2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第三章 实验研究
    3.1 实验一:听障儿童在图片和文字条件下语义分类的特点
        3.1.1 实验对象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设计
        3.1.4 实验程序
        3.1.5 结果与分析
        3.1.6 讨论
    3.2 实验二:听障儿童在文字条件下上下位概念的归类特点
        3.2.1 实验对象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设计
        3.2.4 实验程序
        3.2.5 结果与分析
        3.2.6 讨论
    3.3 实验三:语义网络训练对听障儿童语义分类能力的干预研究
        3.3.1 研究流程
        3.3.2 研究对象
        3.3.3 研究材料
        3.3.4 实验设计
        3.3.5 结果与分析
        3.3.6 讨论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综合讨论
        4.1.1 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语义分类能力的比较
        4.1.2 图片和文字对听障儿童语义分类分类能力的影响
        4.1.3 语义网络训练对听障儿童语义分类能力的影响
        4.1.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4.2 结论
第五章 本结论对聋校语文教学的启示
    5.1 多感官多刺激教学,提高学生阅读量
    5.2 重视语义加工,提高听障学生的理解能力
    5.3 逐步建立语义网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录



本文编号:3179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179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2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