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成人高等教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5-06 20:01

  本文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个人为了能适应工作的变化,赶上时代的步伐,也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普通学校教育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虽然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普通学校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还是学龄人口,非学龄成年人口单纯依靠在普通学校学过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成人教育正是弥补普通学校教育不足,对成人进行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而且成人教育也是我国终身教育体制的一部分。 本文采用1990年到2005年的数据,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研究了成人教育对人口素质的提高的作用,并且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结果表明成人教育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女性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做了很大贡献,对就业人口的职业能力提高也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成人教育的发展速度不能满足我们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高层次人才稀缺,与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不相吻合。成人教育发展速度慢,成人教育的招生范围主要还是局限于学龄人口,年龄越轻的人口受成人高等教育的数量比较大,成人教育还没有得到广泛开展;随着各行各业对学历要求的提高,成人专科的发展速度不如成人本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成人教育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人口素质急待提高。我国老年人口的教育也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现象,老年人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数很少。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人口素质 终身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导论8-14
  • 1.1 研究背景8-9
  • 1.2 问题的提出9-10
  • 1.3 本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0
  • 1.4 文献综述10-14
  • 2 人口素质14-16
  • 2.1 人口素质概述14
  • 2.2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状况14-16
  • 3 终身教育16-22
  • 3.1 终身教育提出17-19
  • 3.1.1 国际上终身教育的提出17
  • 3.1.2 我国终身教育的提出17-19
  • 3.2 终身教育的必要性19-21
  • 3.2.1 终身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19-20
  • 3.2.2 终身教育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20-21
  • 3.3 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关系21-22
  • 4 我国成人教育22-26
  • 4.1 成人教育的定义22
  • 4.2 我国成人教育体系22-24
  • 4.2.1 我国成人学历教育22-24
  • 4.2.2 我国成人非学历教育24
  • 4.3 中国成人教育发展史及现状24-26
  • 5 成人高等教育对人口素质提高的作用26-43
  • 5.1 2005 年成人高等教育对人口素质提高的作用26-27
  • 5.2 我国分年龄人口受成人高等教育情况27-34
  • 5.2.1 我国分年龄人口受本专科教育情况27-29
  • 5.2.2 我国分年龄人口受成人本专科教育情况29-31
  • 5.2.3 我国分年龄人口分别受成人本科、大专教育情况31-32
  • 5.2.4 我国女性人口受成人高等教育情况32-34
  • 5.3 各地区高等教育问题34-38
  • 5.3.1 我国各地区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在校生数情况34-36
  • 5.3.2 我国各地成人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36-37
  • 5.3.3 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成人教育的影响37-38
  • 5.4 成人在职教育问题38-39
  • 5.5 老年人口的高等教育问题39-43
  • 5.5.1 受高等教育的老年人人口分布不平衡39-41
  • 5.5.2 老年人口受成人教育情况41
  • 5.5.3 急需开发老年人力资源41-43
  • 6. 结论及讨论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8
  • 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48-49
  • 详细摘要49-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成记;;桑宁霞、丁红玲论文上榜“2010年度论著”[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2 张莹;刘振云;张庆国;;浅谈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3 张大也;谈谈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06期

4 孙丽芝;申同武;;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变革策略[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5 李百秀;;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之我见[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高艳魁;;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资源研究[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7 廖胜文;;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0期

8 赵章定;;对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J];高教与经济;1995年03期

9 王仙;;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之特色——职业性的体现与发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陈亚;;对提高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京章;陈文武;;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2 李荣;;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制度的设计[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任志宏;;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4 ;谈谈我校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几点做法[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5 常永吉;谢跃春;;浅谈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质量[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郝英;张晓姿;;成人高等教育应加强高层次培训[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光义;;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暨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8 张水利;杜林;;依靠质量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探讨[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9 任家琰;陈俊梁;;知识经济时代的成人高等教育创新[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10 胡荣;;略论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璐;四平电大积极探索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工作新路子[N];四平日报;2009年

2 王琳;面向中西部开展成人高等教育[N];西部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唐爱平 肖建生;人口流出大省 人口素质提高[N];湖南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凝;历经50载北理工办出富有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N];科技日报;2007年

5 李雅君 李存雄 ;发展成人高等教育要有新突破[N];贵州日报;2005年

6 陈东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走向与建议[N];黑龙江日报;2006年

7 杜以德;WTO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应对策略[N];光明日报;2003年

8 记者 何满怀;我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有“新规”[N];江苏科技报;2007年

9 记者  张科;我省出台成人高等教育新政策[N];济南日报;2006年

10 记者董洪亮;成人高等教育五十年成就非凡[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刘子杰;质量、公正与制度保障[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芳;成人高等教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作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蔡晓群;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袁俊茹;二级办学制成人高等教育教务管理系统的构建[D];东北大学;2008年

4 常青;基于产业视角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檀小川;安徽省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邓惠芳;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荣华;四川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竟明亮;成人高等教育在学分制下的课程结构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宋东浩;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静;“双停”背景下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49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a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