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验的家庭德育价值
发布时间:2017-05-22 10:08
本文关键词:论体验的家庭德育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当今世界各国道德教育都强调回归生活基础,亲近自然,引导儿童逐步体验更高的道德境界。教育理论界将体验问题提到道德教育的前台,凸显其道德教育价值也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德育也应该纳入体验。 人类历史上,“体验”曾是许多学科研究的范畴,本文在回顾、整理并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把体验这一核心概念界定为:具有一定思维和判断能力的个体的一种亲历式或情感化的融通性全息认知(活动),它使人在主客交融的视域中,达到对关系世界的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洞悉。 体验的相关理论是本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本文首先考察了体验的相关理论,包括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狄尔泰的生命体验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体验教育哲学观、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有关理论,为体验的特点分析、价值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活世界意味着朝我们涌现、发生的直观对象的总体,是“自然态度中的世界”。生命意味着体验,体验是与生命范畴相通的。狄尔泰使教育过程成为人的生活体验过程。柏格森认为,直觉体验是心灵向内的观照,是专注于内心的本体体验,是内心对实在的直接领悟,是一种超出正常的感性、理性之外的内心体验。现象学教育学直接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范梅南认为应该考察体验,从生活体验中寻求教育的意义。 文章具体解析了体验的家庭德育价值。体验具有情感性、亲历性、意义性、个体性和主体性、缄默性和可言说性的特点,家庭德育具有生活性、感染性、情境性、示范性的特点。家庭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真实的道德情境,是天然的道德体验场。体验的家庭德育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家庭德育发生看,体验使儿童道德养成于家庭日常生活;从家庭德育方式看,体验超越了主客二分的道德认知方式;从家庭德育内容看,体验有助于儿童基本道德情感的生成;从家庭德育过程看,体验实现了家庭德育过程的“道德性”。 体验的家庭德育价值实现途径包括:利用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体验情境;引导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自主体验;重视对话交流。体验的交流包括表达、理解和反思。德育过程中的交流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开放性、交往性的特征。交流是孩子体验后深化认识、升华感情的过程。体验具有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家长应该重视交流,发挥亲子交流在家庭德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体验 道德 家庭德育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78;G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20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概念界定9-12
- 1.2.1 体验9-10
- 1.2.2 家庭德育10-12
- 1.2.3 价值12
- 1.3 文献综述12-18
- 1.3.1 体验的相关研究12-14
- 1.3.2 家庭德育的相关研究14-15
- 1.3.3 体验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相关研究15-18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18-20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18
- 1.4.2 研究方法18-20
- 2 体验的理论考察20-26
- 2.1 生活世界理论20-21
- 2.2 狄尔泰的生命体验哲学21-22
- 2.3 柏格森的直觉体验教育哲学观22-24
- 2.4 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有关理论24-26
- 3 体验的家庭德育价值解析26-45
- 3.1 体验的特点26-32
- 3.1.1 情感性26-27
- 3.1.2 亲历性27-29
- 3.1.3 意义性29-30
- 3.1.4 个体性和主体性30-31
- 3.1.5 可言表性和缄默性31-32
- 3.2 家庭德育的特点32-36
- 3.2.1 生活性32-34
- 3.2.2 情境性34
- 3.2.3 感染性34-35
- 3.2.4 示范性35-36
- 3.3 体验的家庭德育价值36-45
- 4 体验的家庭德育价值实现45-63
- 4.1 利用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体验情境45-47
- 4.2 引导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自主体验47-53
- 4.2.1 角色体验49-51
- 4.2.2 亲近自然51
- 4.2.3 参加劳动51-53
- 4.3 重视亲子交流53-63
- 4.3.1 交流的含义53-56
- 4.3.2 交流的特征56-58
- 4.3.3 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58-59
- 4.3.4 发挥交流在家庭德育中的作用59-63
- 5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69-70
- 致谢70-7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修龙;城镇化背景下乡镇中学德育活动课程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青莎;体验视域下大学生社团的德育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孔祥博;高校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及其德育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田秋香;生活德育论视角下的家庭德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体验的家庭德育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8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