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侨批与闽粤侨乡教育探略

发布时间:2017-07-02 07:22

  本文关键词:侨批与闽粤侨乡教育探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现代海外华人通过民间渠道给家人汇款时附寄的书信,在广东潮汕、梅州地区、福建闽南地区被称为"侨批",在江门五邑地区被称为"银信"。侨批是一种原生态的国际移民书信。从大量侨批史料可以看出,闽粤华侨长期支援家乡建设,捐资兴学,培育人才,为侨乡文化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表明了闽粤华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重视子女教育的爱国情怀。
【作者单位】: 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馆;
【关键词】国际移民书信 侨批 闽粤侨乡教育
【分类号】:G747;D634
【正文快照】: 众多移居南洋及世界各地的侨胞依然固守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与文化,形成强烈的“根”的意识,他们克勤克俭,恪守赡养长辈、妻儿的义务,把在海外拼搏攒下的血汗钱,通过民间批局邮寄回家乡,这种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特殊汇款“银信合一”的寄书信,在广东潮汕、梅州地区、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金枝;析华侨汇款及其作用[J];八桂侨史;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达宏;;从抗战华侨捐资解读闽南华侨爱国义举[J];福建党史月刊;2009年14期

2 邓达宏;;近代闽南华侨捐资兴学之人文路向——兼论陈嘉庚先生办学思想[J];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04期

3 邓达宏;;近代闽南华侨捐资兴学及办学理念[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4 焦建华;;近百年来中国侨批业研究综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02期

5 李其荣;孙芳;;侨批文化及其对闽南地区的影响[J];闽商文化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仲微;东南亚华侨汇款与近代福建地区侨乡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晋;广东南海籍海外乡亲对南海教育事业捐赠活动研究(1979-2002)[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影;近代厦门社会救济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斌;;华侨历史陈列的几个问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年04期

2 夏家林;海外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年11期

3 蒙雅森;论海外华侨爱国传统的根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钟铁;;论抗战时期华侨对西南后方的经济开发[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04期

5 于小英;试论香港回归后的侨务工作[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6 谢国富;;1941——1945年海外华侨战时损失基本情况[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3年02期

7 杨爱珍;浅谈华侨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贡献[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蔡仁龙;;解放前福建侨办教育沿革[J];南洋问题研究;1986年03期

9 周润东;;如何理解“华侨是革命之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J];胜利论坛;1996年04期

10 孙俊华;;周恩来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日庆;;闽南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天锡;;从泉州侨乡族谱看海外华侨的不幸遭遇[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华;;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侨务事业[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4 钱正民;;“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会上致词(代序二)[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文敬;;论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凝聚力[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英龙;;东南亚华文报的中国情结[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潮;;海外华人——一往无前的力量[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8 童家洲;;五缘文化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林其泉;;海外华侨华人与亲缘、神缘[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袁家留;;悠悠同胞情,拳拳赤子心——建党90周年忆华侨和侨务工作[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邋见习记者 马飞平 通讯员 赖静;青田千名贫困户网上“对结”海外华侨[N];丽水日报;2007年

2 陈静;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聚首上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3 林赛君邋通讯员 詹珊珊;温籍华侨青田投资9.6亿[N];温州日报;2007年

4 潭江;华侨捐机为救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5 记者 王丹容;海外华侨七年捐赠一亿八[N];温州日报;2008年

6 潮讯;侨批历史促进潮汕经济发展功不可没[N];潮州日报;2008年

7 陈焕溪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试论侨批研究的现实意义[N];汕头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龙友情;闽南侨批:打开珍贵的百年记忆[N];福建日报;2009年

9 邹求栋 苏通海;福建漳州侨批[N];闽南日报;2010年

10 汕头特区晚报社记者 康洁 南方日报退休干部 康业丰;利用好侨批这笔文化遗产[N];南方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文永;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陈云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伟华;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侨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宏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侨务政策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庆荣;新归侨迁移动因及其总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晓沛;民国中山华侨社团与“海外同志社”[D];暨南大学;2008年

5 苏德;泉州侨乡捐资兴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邓玉柱;侨乡宗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黄珊珊;叶剑英侨务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其卫;爱国侨领陈嘉庚国家统一观及其当代启示[D];扬州大学;2012年

9 姜广元;现当代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D];云南大学;2010年

10 童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政府安置印尼归侨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侨批与闽粤侨乡教育探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8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08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