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功能的再认识
本文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功能的再认识
【摘要】:随着大学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职能的转变,其服务职能具体化、时效性的趋势,以及世界范围内新型大学形态的不断涌现,使得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时代背景下,后者需要处理好共生性与非一致性、竞争与合作、普适性与品牌特色等三大关系。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大学职能 高校社会服务
【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构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继续教育体系研究”(教育部教职成厅函[2011]37号)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2
【正文快照】: 当今的大学不再仅仅是中古世纪所谓的学者行会、创造知识的殿堂,而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站。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人们对大学寄予了种种厚望,大学不能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必须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流活动的承担者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姜益琳;;企业大学:兴起动因 特色职能及发展趋势[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孙捚;;论创业型大学视野下的高校继续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3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郑礼平;陈伯利;;回归与超越:高校继续教育的职业取向[J];教育研究;2012年11期
5 侯威,椰永华;虚拟大学——高等教育的新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家瑞;企业大学与高校继续教育的合作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振海;;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的策略选择——美国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特征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 赵军;;评研究生教育的“相对独立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3 温钰兰;;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谭瑞枝;;关于独立学院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思考及建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5 杨黎明;十九世纪英国“新大学运动”对中国大学改革的启示[J];沧桑;2005年Z1期
6 屠磊;;新建本科院校优良学风建设的若干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樊文艳;;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平”现状探讨[J];成功(教育);2009年07期
8 张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成人教育;2007年09期
9 刘君;;也论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关系[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张从渡;;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评价改革[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娣;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邹晓平;地方院校战略规划的理论问题与个案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9 卢波;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晓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哲亮;高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管理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李春;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职业角色期待转变的教育对策[D];西南大学;2011年
4 田静琳;大学回归教学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玲艳;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政府规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姜磊;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探索[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刘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胡义贵;高校培训业务市场拓展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肖志兴;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刘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一兵;继续教育的产生及在我国的形成[J];北京党史研究;1997年04期
2 张竞,王沛民;国外企业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创新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游敏惠;创新创业 造就全新的大学模式——创业型大学评介[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单青;燕缘;;企业大学的未来之路[J];中国人才;2007年05期
5 姜稚清,苏木标,赵荣宪;试行“3+1+1”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6 左武p,
本文编号:539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3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