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妇女社会教育的特点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妇女社会教育的特点
【摘要】:妇女的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进行扫盲,提高妇女的知识水平,增长她们的知识和技能;以开办妇女夜校、识字班、冬学、民校等为组织形式。通过社会教育,不仅使妇女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提高了学习的技能,还启发了妇女的政治觉悟、民族意识、自我意识的作用,尤其在动员妇女积极参加抗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及改善妇女生存状态方面起到明显作用,不仅有利于在敌后工作的开展,而且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早日到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晋察冀根据地 妇女 社会教育
【分类号】:K265;G776
【正文快照】: 在抗战初期,发动妇女,组织妇女,是共产党、八路军在根据地的一项最重要工作。为了最广泛地动员妇女参加到抗日斗争中来。根据中央的指示,晋察冀根据地政府“为了发动广大妇女同志使广大妇女同志能实际参加抗战”,“提高对抗战的认识和抗战胜利的信心”,从而使她们从封建宗法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颖;;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的妇女动员[J];党史文苑;2008年10期
2 邓红;论晋察冀边区的社会教育[J];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小东;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张之方;;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宋婷;;浅析高职教育教学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4 程凤玲;;对《颜氏家训》中语文教育思想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周婷;;人文精神视野下中国大学理念的嬗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6 孙帅;孟荀教育思想比较[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7 王凌皓,姚玉香;教育起源学说综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吴洪成;刘园园;;明代保定书院述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曹影,李秋;汉代教化的源起及其德育职能[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张鑫鑫;;用音乐点燃激情——论干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比较新罗与日本的遣唐留学生教育活动[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郑金洲;;教育起源研究十七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杜成宪;;对“中国教育史”的几层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黄英;吴洪成;;论近代史上的教育先驱容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张洪高;;仁爱: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姚少怀;;我国学校校长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王宪平;;晚清“中体西用”教育方针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熊明安;;元明时期设立社学开创了我国普及初等教育的先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袁彩楚;;日本侵华期间沦陷区爱国师生反奴化教育斗争史谈[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牛文明;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铁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5 尹浩;黄炎培教育思想引领职业学校发展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6 马豪华;修身课——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怡;论教育惩罚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莉;苏南地区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钟明彪;培训机构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姚龙凤;对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Project板块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在抗战歌声中纪念晋察冀根据地创建60周年[J];新文化史料;1998年01期
2 徐进;;革命与性:晋察冀根据地村干部“男女关系”问题的由来[J];史学月刊;2011年10期
3 文姚丽;;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救灾政策及实践[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李静萍,任有珍;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的社会变迁[J];沧桑;1998年05期
5 张媛媛;;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妇女社会教育的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S4期
6 王贺新;;摄影宣传与抗日共同体的想象——晋察冀根据地开展摄影宣传的条件及原因探讨[J];新闻爱好者;2011年09期
7 刘树芳;;李正安运动与晋察冀根据地乡村运输事业[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王向然;;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的乡村社会意识变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熊蕾;;历史不会忘记——新华社外国专家回顾[J];中国记者;1991年08期
10 董国才;;小英雄温三郁[J];下一代;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长城上的祭奠[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申国昌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探析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卞宁;晋察冀烽火耀太行[N];保定日报;2011年
3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N];人民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箫玉;张方明在“抗大”的战斗岁月[N];石家庄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542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4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