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摘要】:本研究立足于特殊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探讨了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结构、类型与分布特征及其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数据经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工作价值取向包含三因子(职业、事业和天职)理论结构;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取向有四种类型,即职业型、事业型、志业型、超然型,它们在工作价值取向三因子的特征上具有不同模式,特殊教育教师以事业型工作取向居多;志业型工作价值取向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最高,其次是事业型,职业型的教师满意度最低。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工作价值取向的天职因子对工作满意度具有强烈的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广东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 特殊教育教师 工作价值取向 工作满意度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2010年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特殊学校教师的工作取向与工作敬业和满意度的相关研究(W2010255)的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G760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对于特殊教育的组织机构而言,人是组织中最大的资产,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成效与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特殊教育作为一项神圣的职业,要求工作者富有爱心、耐心、信心和责任心,社会也期待着特殊教育教师具有奉献、敬业和志业的工作取向。然而,特殊教育教师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敏;何云霞;;西方工作价值取向研究及对我国教师管理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2期
2 朱永新;;职业、事业与志业[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11期
3 张忠海;;论职场的三重境界[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琳;;结构主义视野关照下《鼻》的重新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2 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3 朱红;;个性化深度辅导与首都大学生发展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4 潘涌;;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杨若文;朱希良;;新闻情感信息传播主体的情感水平——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五[J];今传媒;2008年01期
6 蔡丹阳;;京郊农民对建设新农村态度的调研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刘海珍;丁凤琴;;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和谐校园的构建[J];才智;2008年22期
8 孙颖;杨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归因与对策[J];才智;2011年10期
9 段晓娅;;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才智;2012年02期
10 葛鲁嘉;;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生活的质量与提升[J];长白学刊;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贵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课堂管理浅论[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严敏沁;吴慧;焦文燕;;普通话水平测试强化培训班学员的心理研究及其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盛洁;任福勇;袁圣明;;城市公共空间之趣味化设计[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X;张昌娟;;城市公共生活空间求“趣”[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燕平;杨志红;;性权视角下的性心理咨询:方法与取向[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熊韦锐;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吉林大学;2011年
7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8 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雁;论数学教学积极心理场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3 姚莲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心态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王青华;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赵姗;高中教师胜任力、教学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陈燕飞;员工希望、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谢振旺;大学生感恩特质的量表及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小新;青年快乐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顺艺;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贵礼;赵春英;;职业道德的三重境界[J];教育与职业;2004年2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在花;;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2期
2 付晓;;为选择特教喝彩[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09期
3 顾定倩;;抓住机遇,推进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9期
4 刘吉林;试论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适应[J];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Z1期
5 申仁洪;;计算机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05期
6 丁勇;;专业化:特殊教师教育目标和模式[J];现代特殊教育;2006年03期
7 肖非;徐斌;;西方国家特殊教育发展的几个特点[J];教师博览;2007年11期
8 李黎红;;切实关注特殊教育教师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09期
9 姚晓菊;马宇;季晓燕;;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节选)[J];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09期
10 杨福义;张福娟;;呼唤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湘红;;教育与主持[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刘在花;;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的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彤;市人大代表视察特殊教育工作[N];天津日报;2007年
2 赖志雄;积极打造龙岩特殊教育品牌[N];闽西日报;2008年
3 沈祖芸;上海实现特教普教同步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姚力楠;培训如何出彩[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吕天生;徐景忠 培养智残孩子自信[N];黑龙江日报;2006年
6 无锡市聋哑学校 谢骏;创新学习中的高素质特教师队伍[N];无锡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曹继军邋本报通讯员 汤涛;“创建一流特殊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李凯邋实习生 杨荃荃;提高残疾人接受教育水平[N];汕头日报;2007年
9 记者 朱振岳;聋哑儿童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记者 仝静海;残疾中小学生生活补助提高[N];河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霞;上海市特殊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朱玲会;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取向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娜;武汉市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增雷;中美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明虎;美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静;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提问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燕;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明;中美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迪;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的结构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王庆;特殊学校教师共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46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4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