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少数民族内地班生源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2017-07-16 15:13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内地班生源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内地班 大学生 学生管理


【摘要】:重视少数民族内地班生源大学生的培养,体现了国家的责任与要求。少数民族内地班生源大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后,具有汉语交流存在一定困难、学习成绩普遍不高、民族和宗教意识强烈、生活习惯差异较大、普遍具有文体特长等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可采取生活上充分关心、学习上热心帮助、文体活动上发挥特长、纪律上一视同仁、思想上积极引导等措施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关键词】少数民族内地班 大学生 学生管理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素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国家陆续在内地有关省市组织了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初中或高中班级,选拔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学习。高中毕业后,这些西藏、新疆内地班学生再通过高考升入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燕,魏萍,杨福新;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跨文化研究综述[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韩巍;学术探讨中的措辞及表达——谈《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J];管理学报;2005年04期

3 秦红增;人类学视野中的技术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周相卿;;黔东南雷山地区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关系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冯秀军,高庆珍;民族精神概念论析——概念的词义解析、历史考察及方法论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彭晋媛;礼—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涵[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刘光宁;中国社会的父权家庭与权威人格[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8 罗康隆;文化相对主义述评[J];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陈世联;新视角下的儿童社会化研究:以多元文化为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6期

10 东方朔;;文化建设中的内容与方向——关于“八荣八耻”的意义与理解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经武;;何其芳与“花间词”及其文化启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志强;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D];复旦大学;2005年

2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范兆兰;动态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梅花;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李飞;电视的文化生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申咏秋;《黄帝内经》医学人文精神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教军章;中国近代国民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阈及其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杨艳;论行政人格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正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昕亮;1997-2002: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德清;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失范的意涵及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杨加印;小城镇文学世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赛虎;儒家伦理与高校德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迪;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社会学解读[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陈艳;从习俗的角度审视学校道德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宁冬梅;内蒙古A大学学生文化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胡萍;汉藏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心理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10 沈国庆;黔南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复兴;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2 贾晓波,高平;231名藏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赵鸣九,童长江,万明钢;汉、藏、回、东乡族9—15岁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1988年03期

5 蔡笑岳,,姜利琼;西南地区五种民族中小学生的智力观念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科学;1995年06期

6 赵鸣九,万明钢,马明强;7-9岁汉、藏、东乡、保安、裕固、哈萨克族儿童语义理解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1989年02期

7 张锋,高建昆,窦刚;智力与性格因素影响汉族和白族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随缘;;贫寒之家走出的四个大学生儿女[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02年02期

2 施建农;;无知者无畏,知所以者亦无畏——认知对情绪的影响[J];父母必读;2003年08期

3 罗任;周茜;;广州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年03期

4 张会祥;枫叶;;了解和信心使10岁孩子成为大学生[J];家庭与家教;2006年11期

5 封春元;张琳;;大学生文学阅读与家庭背景的关系[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吴佚;;育儿经[J];金秋;2008年04期

7 许政法;;大学生家庭教师维权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03期

8 张会祥;枫叶;;10岁大学生张p橃镜募医獭捌健盵J];家庭与家教;2008年04期

9 余小姣;;直面关于大学生做家庭教师的探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0期

10 陈丽;隋岩;林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莉;赵永红;;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归因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谢春艳;;民族地区大学生SCL-90评定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毛荣建;;听障大学生的越轨行为现状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陶宇;;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磊琼;王敬群;;家庭背景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普丽春;;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胡雅梅;;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诗达;;教育培训制度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分析[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陈国敏;;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文关怀,提高成人高校德育实效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田屹;周虹;王军武;;当前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世民 本报记者 冯爱君;希望田野的新希望[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2 古品;阿坝电大推开“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阿坝日报;2006年

3 朱元洁 崔彦玲;家教市场催生“保姆型家教”[N];常州日报;2007年

4 马晓鸣 黄云霞;石阡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贵州日报;2005年

5 记者 李林岩;抓好农村人才培养[N];吉林日报;2005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李奎;培训班抢了大学生家教饭碗[N];成都日报;2005年

7 施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顺利实施[N];人民日报;2004年

8 记者 董志伟 通讯员 郭俊玲;社区老人争当“科普大学生”[N];秦皇岛日报;2006年

9 陈茹冰;“助残日”600岗位迎接残疾人大学生[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10 于丹 丁茸茸;家教为啥握不住市场的手?[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雅梅;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覃智;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3 许丽伟;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毕丹;大学生亲子冲突的一般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曹微;大学生家庭道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宋欣欣;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7 张丽;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结构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8 刘红;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乔昆;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裴雅琦;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分析与对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49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49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f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