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民族地区“新课改”应有的哲学理念

发布时间:2017-08-19 01:25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新课改”应有的哲学理念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地区“新课改” 应有的 哲学理念


【摘要】:“新课改”是当今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传统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倡导多元文化并存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建设多元一体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是每一个民族都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我国,民族地区占有60%以上的地域面积,而少数民族人数却仅有10%左右。如何学习主流文化以便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同时又担负起保全、承续、发展本民族瑰丽文化的重任,是民族地区实施“新课改”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当前状况下,研究如何以哲学理念为引领,在保持全国“新课改”总目标、内容、方法等共性的同时,保全并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合理成份,促进民族地区“新课改”的更好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三部分论述了民族地区“新课改”应有的哲学理念。 第一部分,从民族地区“新课改”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谈起,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哲学理念是指导我们实践的有效智慧,民族地区“新课改”应有的哲学理念体现着民族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民族地区“新课改”的行为导向。以先导性的哲学理念为引领,才能进一步厘清民族地区“新课改”应有的文化传承之使命,从而让“新课改”在民族地区更好地体现其应有的实施价值。 第二部分,针对“新课改”具体涉及到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等五个主要改革领域论述了其应有的哲学理念。在民族课程价值观方面,提出了“导”以民族的理念,即应以民族教育信念为路标,凸显民族性的课程目标;在民族课程内容方面,应体现“和而不同”的理念,即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科学与人文的有机整合中达到和谐统一;在课程实施方面提出了根植于文化的理念,即保全文化以承续,创生文化以发展;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上提出“活”以思学的理念,包括教师本身的灵“活”求变——自修提升与融入民族“生活”的学习活动方式以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方式;在课程评价方面,以是否掌握做人、做事的基础为标准,提出了强根固本的理念。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并对本文研究的价值与前景进行展望。民族地区“新课改”既要体现全国“新课改”的共性,更要突出鲜明的民族个性,使其辨证统一于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传承、保全、创新、弘扬、发展民族文化的使命,推动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课改” 应有的 哲学理念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52.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引言10-18
  • (一) 概念的界定10-11
  • 1. "新课改"10
  • 2. 民族地区"新课改"10-11
  • (二) 问题的提出11-18
  • 1. 民族地区"新课改"理论研究中的问题12-15
  • 2. 民族地区"新课改"实践中的问题15-18
  • 二、民族地区"新课改"应有的哲学理念18-52
  • (一) "导"以民族18-23
  • 1. 民族教育信念:民族地区"新课改"的路标18-19
  • 2. 课程目标:凸显民族性19-23
  • (二) "和而不同"23-33
  • 1.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和"23-27
  • 2. 科学与人文之"和"27-33
  • (三) 根植文化33-38
  • 1. 语言:保全文化34-37
  • 2. 创作:创生文化37-38
  • (四) "活"以思学38-48
  • 1. 自修与反思:教师自学提升39-42
  • 2. 生活化:融入民族生活的新课程42-45
  • 3. 自主探究合作:开启灵性的大门45-48
  • (五) 强根固本48-52
  • 1. 做人之基础49-50
  • 2. 做事之基础50-52
  • 三、总结与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6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峰;新课改呼唤丁大卫[J];基础教育;2004年10期

2 本刊编辑部;陈衍;;广西攻坚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样本[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5期

3 唐永红;;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师角色的新定位[J];西藏教育;2011年07期

4 石艳平;尚小舟;;民族高师数学教育要适应基础数学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9期

5 ;《教师报》高中新课改专刊征稿启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06期

6 ;《教师报》高中新课改专刊征稿启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05期

7 常恒;;浅谈课改过程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8 胡婵媛;;探视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06期

9 李伟;;浅议民族地区的扫盲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年06期

10 魏荣荣;王康;;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教育的探析[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国忠;;新课改下民族地区的化学教学[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马贤惠;;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A];贵州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9年

3 吴秀荣;蒙锡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兴旺[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4 王芳恒;;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对策和设想[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黄东英;;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6 杨一星;;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初探[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7 普同金;;对民族地区提供国家帮助的政策战略[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晓鹰;陈光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和机遇——生态移民和城镇化推进[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王红梅;;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内在矛盾及实现矛盾转化的意义[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伍海峰;;民族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蕾;为了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N];四川政协报;2006年

2 樊香兰 孟旭;新课改在农村实施的阻力[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山东胶南市博文中学 薛立民;新课改创新:小处见春秋[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石楚敬 韩江洲 周海亮;为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胡国雄;新课改,,也可在静中求“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湖南省邵阳县长阳铺中学 胡国雄;新课改:把传统存盘?[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王小兵;新课改:向“说课”说不[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范通战;新课改,不要讳言迎考复习[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卜凡杰;新课改需要新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胡建华;努力构建和谐民族地区[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友强;经济转型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小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吴琼;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族协调发展[D];新疆大学;2010年

4 安晓镜;民族地区初中阶段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鄢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吴爱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朱玉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规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李刚;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艳艳;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芳;民族经济政策对民族地区企业的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邬薇;民族地区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程鹏;主体功能区划分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纪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卢贵子;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才发展战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郑奇勋;民族地区法律信仰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刘志江;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的教育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韩玲;民族地区“新课改”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塔娜;规范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97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697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