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展思路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8-23 06:41
本文关键词: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展思路与对策
【摘要】: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生活水平较低、农民增收缓慢,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民是农业全面发展的具体实施者,是农村整体面貌改进的参与者,是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直接受益者。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因此,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需求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通过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在剖析农民素质现状基础上,根据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对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提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调研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现状,剖析了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农民培训配套政策不到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不灵活,培训师资不足,以及培训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农民教育的重要问题。 (2)农民教育应该建立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制定符合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发展特点的教育政策体系,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配套政策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农民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平台,开展远程网络教育。 (3)通过从政府主导、职业学校、高校依托和涉农民间组织四个分体系对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认为政府主导体系是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关键的组成部分,职业学校体系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依托体系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涉农民间组织体系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设立统一的农民培训管理机构、加强农民培训立法建设、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及经费管理、调动和激发农民参加科技培训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民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促进农民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民 职业教育 培训体系 发展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7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18
- 1.1 相关概念10-12
- 1.1.1 理论依据10-11
- 1.1.2 相关概念解释11-12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2-15
- 1.2.1 国内现状12-13
- 1.2.2 国外现状13-15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8
- 1.3.1 本研究目的意义15-17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8
- 第二章 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8-20
- 2.1 当前农民整体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18
- 2.1.1 文化科技素质较低18
- 2.1.2 思想不够开放,缺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18
- 2.1.3 就业和创业能力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率低18
- 2.1.4 新信息、新技术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8
- 2.2 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8-20
- 2.2.1 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18-19
- 2.2.2 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19
- 2.2.3 提高农民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19
- 2.2.4 提高农民素质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19-20
- 第三章 现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20-23
- 3.1 现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20-21
- 3.1.1 教育体制改革和农民培训相配套政策不到位20
- 3.1.2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不灵活20-21
- 3.1.3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师资缺乏21
- 3.1.4 资金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21
- 3.2 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不足的原因分析21-23
- 3.2.1 对农民职业教育认识不清,定位不准21
- 3.2.2 传统教育体制的障碍21-22
- 3.2.3 投资机制不健全22
- 3.2.4 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强度不够22
- 3.2.5 城乡二元结构框架下的制度安排不利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开展22-23
- 第四章 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展思路23-29
- 4.1 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总体框架23-24
- 4.2 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农民教育培训体制24
- 4.3 建立符合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特点的教育政策体系24-25
- 4.4 构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25
- 4.5 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25-26
- 4.5.1 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25-26
- 4.5.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职教师资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26
- 4.5.3 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农业教育理论研究26
- 4.6 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基地26-27
- 4.7 大力开展农民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27
- 4.8 建设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平台,发展远程网络教育27
- 4.9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农民技术培训的层次性分析27-29
- 第五章 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实证案例分析29-37
- 5.1 政府主导体系--以广西柳江县农业局为例29-30
- 5.1.1 基本概况29
- 5.1.2 发展措施分析29-30
- 5.1.3 启示30
- 5.2 职业学校体系—以湖南沅江升华职业学校和甘肃白银四龙职业学校为例30-32
- 5.2.1 湖南沅江升华职业学校30-31
- 5.2.2 甘肃白银四龙职业中学31-32
- 5.2.3 启示32
- 5.3 高校依托体系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村官(村委会主任)培训为例32-35
- 5.3.1 基本概况32-33
- 5.3.2 发展措施分析33-35
- 5.3.3 启示35
- 5.4 涉农民间组织体系—以青岛为例35-36
- 5.4.1 基本概况35
- 5.4.2 发展措施分析35-36
- 5.4.3 启示36
- 5.5 各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对比分析36-37
- 第六章 政策建议37-39
- 6.1 提高认识,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37
- 6.2 设立农民培训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37
- 6.3 加强法制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37
- 6.4 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经费管理37-38
- 6.5 调动和激发农民参加科技培训的积极性38
- 6.6 建立健全农民培训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38-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43
- 作者简介43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婷;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萧;商丘市睢阳区农民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周曼;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效果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3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72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