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09:37
本文关键词:重庆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电力教育培训中心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方案。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和电力公司实施企业经营责任制以来,由重庆市电力公司党校、重庆电力技师学院、重庆电力职工大学、重庆电力高级技工学校、重庆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重庆电力工业学校等多块办学牌子集于一身的教培中心发展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因此,对重庆市电力教培中心的发展进行全面研究,制定新的教培中心发展战略并确定其战略重点,是教培中心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准备。 任何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指导。本文在对重庆市电力教培中心具体分析之前,先对战略管理理论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理论做了比较深入的论述。本文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在调查了教培中心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利用SWOT矩阵分析方法进行战略选择,发现教培中心机会大于挑战,优势大于困难,适宜采取增长型战略,并提出了“两个工程”的发展战略,即要竭尽全力抓好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公司员工素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形象工程”战略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大学历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培训中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效益工程”工程。本文为电力教培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战略上的参考。 强化形象工程方面,本文按照人力资源培训的步骤,在培训目的、培训频率、培训师选择、培训内容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重庆市电力公司的培训需求,为保证培训的顺利实施,培训中心还应以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硬件设施建设、优化培训项目管理模式和提升培训服务质量为保障。并提出相应的培训结果评估方案。 优化效益工程方面,教培中心应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并做好招生宣传,保证在校生规模。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培训中心还应加强对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加强中外交流,吸取国外先进办学理念,探索合作办学的模式。 为把握教培中心未来发展趋势,满足电力公司下属供电企业的不同需求,在分别做好“形象工程”培训和“效益工程”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教培中心还应逐步实现两者共性部分的一体化。
【关键词】:电力教培中心 战略管理 人力资源培训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726;F426.6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10
- 1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0-11
- 1.3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2 本文涉及到的基本理论13-25
- 2.1 战略管理理论13-16
- 2.1.1 理论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13-14
- 2.1.2 主要流派评述14-16
- 2.2 人力资源培训理论16-24
- 2.1.1 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16-17
- 2.1.2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特征17
- 2.2.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7-19
- 2.2.4 培训的内涵19
- 2.2.5 企业培训的目的与意义19-21
- 2.2.6 培训的主要理论基础21-24
- 2.3 小结24-25
- 3 重庆电力公司教培中心SWOT分析及战略定位25-33
- 3.1 重庆电力公司教培中心现状分析25-29
- 3.1.1 基本情况25-27
- 3.1.2 组织结构27-28
- 3.1.3 师资队伍28-29
- 3.1.4 经费保障情况29
- 3.1.5 教育培训业绩29
- 3.2 重庆电力公司教培中心SWOT分析29-32
- 3.2.1 SWOT分析原理29-30
- 3.2.2 SWOT矩阵分析与战略选择30-32
- 3.3 重庆电力公司教培中心的战略定位32
- 3.4 小结32-33
- 4 重庆电力公司教培中心形象工程实施规划33-56
- 4.1 实施形象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3-36
- 4.1.1 培训观念存在“误区”33-34
- 4.1.2 培训项目开发滞后34-35
- 4.1.3 师资结构不合理和实训设施落后35-36
- 4.1.4 培训组织管理和服务有待提高36
- 4.1.5 培训缺乏效果评估机制36
- 4.2 重塑造企业文化36-37
- 4.3 变革组织结构37
- 4.4 教培中心培训工作需求分析37-45
- 4.4.1 原始数据收集38
- 4.4.2 整体情况分析38-40
- 4.4.3 中层干部的培训需求分析40-42
- 4.4.4 专责(班组长)的培训需求分析42-45
- 4.4.5 一线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45
- 4.5 设计和策划培训45-47
- 4.5.1 总则45
- 4.5.2 确定制约条件45
- 4.5.3 培训方式和选择准则45
- 4.5.4 培训计划45-47
- 4.6 职工培训实施的保障47-51
- 4.6.1 培训师资队伍建设47-48
- 4.6.2 培训硬件设施建设48-49
- 4.6.3 实施培训项目责任制的管理模式49-50
- 4.6.4 提升培训服务质量,促进培训管理理念向培训服务理念的转变50-51
- 4.6.5 规范培训管理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51
- 4.7 培训结果评价51-54
- 4.7.1 评价方法52
- 4.7.2 评估的内容和方式52
- 4.7.3 培训评估进一步的改进52-54
- 4.8 教培中心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54-55
- 4.8.1 建立合理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54
- 4.8.2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54
- 4.8.3 教师培训教学效果评价方法54-55
- 4.9 小结55-56
- 5 重庆电力公司教培中心效益工程优化56-60
- 5.1 实施效益工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56-57
- 5.1.1 工学矛盾突出56
- 5.1.2 资源不足导致学历教育规模偏小56-57
- 5.2 优化效益工程的途径57-59
- 5.2.1 实施远程教育57-58
- 5.2.2 与企业联合办学,实现送教上门58
- 5.2.3 与其他学校联合办学58-59
- 5.3 小结59-60
- 6 学历教育和培训一体化模式研究60-66
- 6.1 学历教育、培训和职鉴一体化的需求分析60-61
- 6.2 一体化解决方法和策略61-64
- 6.3 短期实施方案64-65
- 6.4 小结65-66
- 7 结论66-68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66
- 7.2 进一步的工作66-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2
- 附录72-74
- 附表1: 培训质量考核总体评价指标72-73
- 附表2: 培训质量考核专项评价指标73-74
- 独创性声明74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虹;北京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蔡世馨;生产系统管理集成与创新——建立跨世纪国有企业核心能力优势[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1期
3 李建明;企业核心能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11期
4 周健,黄琼珍;试论职业教育培训在再就业中的作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5 张倩苇;信息素养与成人教育培训[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6 周胜,史云定;构建企业虚拟教育联盟的网络化体系结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7 周星,张文涛;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创造持续竞争优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年01期
8 蔡宝田;简论成人教育培训市场[J];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02期
9 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测度方法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01期
10 田涌;知识经济时代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874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874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