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纳古镇回族文化及其多元教育下的女性角色冲突研究
本文关键词:滇中纳古镇回族文化及其多元教育下的女性角色冲突研究
【摘要】: 本文试图立足于回族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文化教育中女性的生境,其主要定位在于回族文化、多元教育、女性角色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文结合多次田野调查的结果,从女性的社会角色冲突和社会角色认同角度出发,着重理清回族文化影响下的多元教育氛围中女性的受教育状况,分析文化对回族女性提出的传统与现代角色要求之间的矛盾,并探讨各种教育形式在提供女性社会文化角色定位上的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力图将回族女性角色在文化教育中生存状态的各方面比较客观地呈现出来,以期对回族女性角色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适应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探讨。 本文以社会角色理论中的角色冲突为基础,放到多元文化的环境中,结合纳古镇的田野调查情况,将理论探索与个案研究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有机互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现状等,并对调查点的选择作简明的介绍。第二部分对纳古镇回族文化影响下的多元教育形态及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力图呈现出纳古回族女性所处的大教育环境。第三部分从当地回族女性自己的角度,采取问卷、访谈的形式了解她们对所处回族社区中各种教育形态的理念认同,并由此折射出多元文化对她们自身价值取向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凸现出回族女性在教育问题上的文化冲突,并结合当地情况,寻求可和谐发展的路径。 本文认为在“多元一体”的前提下研究民族教育不仅要考虑适应现代主流社会的国民教育,而且应将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进来,同时结合当地地域文化催生的一些教育形式,加以研究,寻找共生点,在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回族文化 多元教育 教育观念 角色冲突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122;G75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导论7-17
- (一) 选题缘由7-9
- (二)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9-14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14-15
- (四) 调查点的背景介绍15-17
- 二、纳古回族文化和多元教育影响下的女性受教育情况17-29
- (一) 多元的回族文化17-19
- (二) 纳古镇的清真寺女学19-23
- (三) 纳古镇国民教育中的女性教育情况23-26
- (四) 初步萌芽的纳古镇职业技术中的女性参与培训情况26-29
- 三、纳古镇回族女性教育观念分析与差异比较29-43
- (一) 回族文化对女性角色的定位29-32
- (二) 纳古回族女性对教育在自我角色发展中的认知32-41
- (三) 纳古镇回族教育中女性角色观念的差异比较41-43
- 四、教育在促进纳古镇回族女性角色发展的思考43-52
- (一) 纳古镇回族文化教育过程中体现的女性角色冲突43-47
- (二) 关于教育如何调试回族女性角色转变与发展的思考47-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61
- 后记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百年回族》(昌吉卷)出版发行[J];回族文学;2011年05期
2 李伟;;回族伦理文化研究的视角与理论预设[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倪胜章;;沈丘县清真古寺[J];中国穆斯林;2011年04期
4 杨占武;;回族语言底层与回族历史文化传承[J];回族研究;2011年02期
5 雷润泽;;中华回乡文化园(之二)[J];回族文学;2011年04期
6 金晖;;回族舞蹈创作中的文化个性与艺术品格[J];舞蹈;2010年11期
7 安思佳;;一曲悲凉的哀歌——从《穆斯林的葬礼》看民族文化差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8 常国富;;回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9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意见[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5期
10 王超;;中亚东干人多元文化及其成因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宏;;以多元教育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2 王锋;;当代回族文化的走向:在民族性和开放性之间[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骆彤;;我国民族音乐走向何方[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马志峰;丁俊;;伊斯兰教的代治理念与回族人的重商精神及其实践[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彬;;回族在城市中的社会网络——关于淄博市张店区的个案研究[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李彬;;金岭镇回族的丧葬习俗及其社会功能[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7 李兴华;;回商、回商文化与回族文化[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马崇文;;对云南清真牛羊肉产业发展的建议[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回族的由来·宗教与信仰·生活习惯[A];上海市少儿茶艺教学活动十周年文集[C];2002年
10 马平;;当代回族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取向[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峥 高莉;传承,让回族文化吐芬芳[N];宁夏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周盛朝;永平曲硐回族文化城全面兴建[N];大理日报(汉);2006年
3 记者 汪学香 实习生 陈兰;唐徕回中开设“民族书屋”[N];银川晚报;2010年
4 赵蔓 杨景;市回族文化研究会成立[N];天水日报;2007年
5 柳恩深;为民族“立言” 为昨天存照[N];包头日报;2011年
6 任欢;弘扬回商精神 彰显回族文化 实现合作共赢[N];华兴时报;2010年
7 吴文彪 张治东;朱奕龙委员建议 建设全国性回族文化产业基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罗帮义;曲硐回族文化城建设有序进行[N];大理日报(汉);2006年
9 马淑玲;弘扬回族文化 提升吴忠知名度[N];吴忠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罗进贵;把宁夏优秀回族文化宣传出去[N];宁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龚黔兰;信仰与美——回族文化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的历史与当代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丁菊霞;成长危机与发展向度[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安定明;西宁东关回族社区的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李卫东;宁夏回族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桂榕;历史·文化·现实:回族的国家认同[D];云南大学;2010年
8 海存福;西北回族民间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克银;纳家户多元叙事的意义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淑红;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马颖;滇中纳古镇回族文化及其多元教育下的女性角色冲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马燕;回族经堂教育教材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4 史焱峗;论赛珍珠作品中的教育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蔡佳莉;回族幼儿园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纳雪沙;权变中的固守:文化哲学视域下的回族文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马莉;宁夏同心回族妇女生育习俗及其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8 马锦丹;中国明清及近代回族家谱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08年
9 赵洋;泉州回族祠堂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文化特征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裴圣愚;散杂居回族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5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87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