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夏令营与重听生的社会身份认同:一种教育社会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8 13:35

  本文关键词:夏令营与重听生的社会身份认同:一种教育社会学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重听大学生 社会身份 教育仪式


【摘要】:聋人高等教育体制既缺乏明确的课程体系,也缺乏清晰的文化符号,因此重听大学生的社会身份始终存在模糊和边缘化的特点;这一特点也导致其学业和生活中的诸多困境。国际手语夏令营作为一种教育仪式,主要通过三种手段推动重听大学生对聋人身份的认同,即:使用聋人群体内的文化符号(手语)、提升重要他人(聋人精英领袖)的影响力、强化共同的情感状态(作为聋人的自豪感)。当然,夏令营这一仪式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影响力难以保持,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尚需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明晰。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关键词】重听大学生 社会身份 教育仪式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重听学生的社会身份存在模糊不清,难以确定归属感的现象,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聋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而教育仪式作为一种常见的教育生活行为,是否能够作为一种手段用于塑造重听生的社会身份过程?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本文试图通过对2012年国际手语夏令营的案例分析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志钢;我不想让孩子参加夏令营[J];旅游;2000年08期

2 路振德;探险夏令营的由来[J];少年儿童研究;1994年03期

3 ;洁心热线[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02年07期

4 韦钦云;怎样教育好孩子——由“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引发的思考[J];人才开发;1994年03期

5 王丽君;;女儿带我感受音乐——黄山国际弦乐夏令营感悟[J];小演奏家;2006年12期

6 杨亚娟;;担心儿女长大变成“卡奴” 美国家长送孩子去理财夏令营[J];小读者;2007年08期

7 杨司佼;喜忧参半话“独生”[J];心理世界;1995年01期

8 许惠英;;让孩子吃得起苦[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2000年11期

9 ;欢迎参加2008年根基欢乐成长夏令营[J];亲子根基;2008年06期

10 何勇海;夏令营变味谁来管[J];教育文汇;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初源芳;;第二十三讲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与孩子共同成长[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翟晋玉;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长[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袁征 张恒 李青山 实习生 邓红专 本报记者 刘维善;别让夏令营变了味[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张咏梅;“玩中学”是今年夏令营最大卖点[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4 本报通讯员 王金刚 本报记者 霍晓丽;夏令营,想说爱你不容易[N];河北日报;2004年

5 王蕊 本报记者 赵乃林;夏令营正变“夏令赢”[N];辽宁日报;2004年

6 王芳;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夏令营[N];保健时报;2007年

7 熊汉东 黄薇静 记者 刘维善;家长要理性选择夏令营[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8 刘效仁;“金钱夏令营”的启迪[N];中国保险报;2004年

9 韩辉;公益夏令营 回归之路该怎么走[N];人民政协报;2005年

10 黄符伟 涂敏霞;夏令营管理有待规范[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志刚;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农民的社会流动[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5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875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1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