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试论社会教育的分类

发布时间:2017-09-19 02:10

  本文关键词:试论社会教育的分类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教育 分类 分类体系


【摘要】:社会教育是指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各种教育性因素的总和,内容极其丰富。本文依据分类理论,按照社会教育的实施方式、社会教育的对象和社会教育的内容三个标准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类,初步构建了社会教育的分类体系,对社会教育的分类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对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社会教育、重视社会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对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文化软实力也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社会教育 分类 分类体系
【分类号】:G77
【正文快照】: 一、相关概念1.类和分类。类,是一组在性质上相同或相似事物的集合。分类,是人类认识事物、区分事物的思维方式,在辞典里意思为: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也就是把无规律的事物分为有规律的。对事物进行分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事物的差异性,把它们加以区分,我们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月云,林芹芳;新时期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2 孙宗芹;;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3 王红梅;王涛;;对高校课程体系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4期

4 沈卫华;论控制主义的班级管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5 刘声远,陈少武;试论新世纪的教育理念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郝明君;现代课程的意识形态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孔东;郑灿平;;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考试改革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8 李江源;也谈教育制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张红;;多媒体技术在高师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杨万春;;高师音乐系学生如何适应农村中小学的需要[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刘毅玮;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6年

4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少非;校内考试监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琨;教育即解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如山;先秦时期的社会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宏恩;秦汉时期的社会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昌波;走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伟;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外因分析及预防之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冯跃;藏族中学生内地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观察方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李旭明;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潘娟;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曾玮;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教师角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鲍聪;共生性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述[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小平;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芳;;从留学生弑母案例反思我国社会教育变革的必要性与方向——兼论德国社会教育预防青少年成长危机对我国的启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4期

2 小菲;;为教育子女,父母“装穷”该不该?[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5年08期

3 赵波;;试析当前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1年19期

4 项秉健;;不可忽视的课题[J];上海成人教育;1996年04期

5 ;江苏省政府出台政策:到2015年形成终身教育体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9期

6 刘永兴;;培养孩子需要一把精美的“刻刀”[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4期

7 王金斌;;争做合格家长 培养合格人才——家长也应成为素质教育的推进者[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08期

8 缪志聪;;江苏进一步健全终身教育体系[J];中小学电教;2011年Z2期

9 赵洪程;;家庭教育是人生成长的摇篮[J];山西教育(教学);2011年05期

10 ;江苏省政府出台政策:到2015年形成终身教育体系[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积极创建学习型楼道 促进社会教育稳步发展[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张淑琴;;小树如何成栋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陈新华;唐大全;石宁静;;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朱惠静;;《重组家庭子女的青春期教育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5 罗梅发;;构建学习型家庭的指导与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王鹰;;提高家长道德素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务之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7 吴新斌;;《构建学习型家庭》的指导与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高天明;王塞景;贺玉峰;;加强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邓德桦;;家庭教育思考与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肖承凯;邱厚明;;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钱培坚;社会教育:或能收获到的最甜美果实[N];工人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亚杰;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表彰[N];人民日报;2005年

3 ;马建强:读书的人不会沉没于忧愁[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王立新;子女“草莓化” 家长当深思[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5 陈文灵;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N];汕头日报;2006年

6 武卫华;家族教育问题研究的开创性著作[N];光明日报;2007年

7 张芳;论家庭教育对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性[N];伊犁日报(汉);2006年

8 张健邋林以勤;建终身教育体系 促和谐社会建设[N];常州日报;2007年

9 程仁;国外社区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10 本报记者 于莹 李立新;老年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展[N];中国老年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建高;日本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南开大学;2009年

2 秦钠;中日都市社区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3 金香花;中韩女性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瑾;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日本终身教育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贺培东;青岛社会教育研究(1929-1937)[D];青岛大学;2010年

3 檀红;日本终身学习的研究及其启示[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4 周晟;日英终身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曹红战;试析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军;江苏省农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欧阳忠明;江西省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8 吴林蓉;国民政府1938-1949年间“推行家庭教育”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邓永庆;日本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保障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阿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78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878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9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