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青海藏族中小学生汉语能力的心理语言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1 04:45

  本文关键词:青海藏族中小学生汉语能力的心理语言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语言学 汉语能力 青海藏族中小学生


【摘要】:为探讨藏族学生汉语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799名牧区藏族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汉语听、说、读、写及语词思维(语词推理、语词联想)能力进行测验的结果表明:(1)通过测验藏族中小学生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能预测其汉语水平;(2)藏族中小学生的汉语水平表现出由低向高、随年级升高而逐步发展的趋势;(3)汉语水平的发展与语词推理、语词联想之间相关显著,表明藏族中小学生语言与思维间的关系是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的。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 汉语能力 青海藏族中小学生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青海藏族基础教育藏汉双语教学策略研究”(DHA08010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藏区双语政策研究”(D6JJD880016) 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藏汉双语教学实验研究”(08043)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633.3;G752.4
【正文快照】: 语言本质是社会现象,但就心理学而言,属个体现象。语言能力是人脑形成的能够按照本族规则把声音和意义联系起来的能力,也称语言知识。这种能力或知识的运用牵涉许多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而“心理语言学正是关注个体的语言理解、语言产生和语言习得过程的学科。”[1]由此,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平;;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输出策略:理论与实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中;;预制语块与大学英语作文教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杜洪波;向晓红;;英语言语失误的认知因素和心理机制——“He-She,His-Her”运用的个案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刘利平;;词频效应和语境效应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邓昊熙;;论信息处理模型下的外语写作教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郑娟;;记忆原理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欧阳俊林;;语块加工与口译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南潮;多媒体技术促进大班词汇教学理据分析及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李慧;;心理语言学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雷鹏飞;;基本范畴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茜;;英语学习词典查阅的信息处理模式及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黄燕梅;;Implications of Schema Theory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陈维红;;心理词库研究与类义词典编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海燕;;利用记忆心理学,,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吕丽辉;;论如何加深加大高校双语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改革[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8 袁义春;;小学生语言偏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訾华东;;英语教学中“花园路径”现象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魏芳;语言教育规划视角中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辛宏伟;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倩;外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君;从图式理论角度研究同声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祥瑞;论口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译者的跨文化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马靖;影响会议交替传译的主要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孙佳佳;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对我国朝鲜族小学双语教育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洋;小学教师国际间交流培训的实践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付瑶;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歇后语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曹艳芳;泛读中不同任务类型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霞;交替传译中的记忆机制及训练方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煜;浅析心理学原理对小学英语教学法的启发[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年01期

2 潘天波;范春霞;;解读与重构:走向对中西心理语言建设的阐释[J];社科纵横;2007年07期

3 刘伟洋;赵会芝;马春兴;苏晓丽;;课程内容的心理语言学理解[J];文教资料;2008年07期

4 李蓓;;心理语言学与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2009年07期

5 刘晓欣;陈士法;;从自由联想词汇看当代研究生现状[J];海外英语;2010年12期

6 邓天玉;;一本值得推荐的语言学教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13期

7 张萌;张积家;;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学思想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谢荣贵;;认知策略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杨秀卿;;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口语教学[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吴文超;;中文需要分词连写[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秋野;;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看联想在俄语阅读中的作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范敬民;;基于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赵晓玲;;浅谈藏族学生的《动物解剖学》教学[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勇燕;;论文:面对藏族学生情感问题的良策[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崔占玲;;内地学习生活环境对藏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冯莉;;对藏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感想[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仁军;缪丽s

本文编号:892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892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1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