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化社会”的教育学意蕴
本文关键词:“学习化社会”的教育学意蕴
【摘要】:从学习化社会提出的教育学立场出发,阐述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内涵,以及学习化社会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教育基业的意义,力求明晰建构学习化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以提高人们建设学习化社会的自觉性。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学习化社会 人类和谐 教育意蕴
【分类号】:G720
【正文快照】: 早在1972年,欧洲联盟主席埃德加·富尔,曾在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递交的名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书中发出“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号召。世界各发达国家经过二十几年的实践,在1996年发表《安曼公报》时指出:“假如走向更为开放的社会和全球经济是一种趋势,那么我们必须重视新的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忠海;学习型城市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厉以贤;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社会[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卫,宋悦华;从“环境革命”到“学习革命”——大连建设学习型城市几个问题的探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厉以贤;社区教育的推行[J];教育研究;1999年11期
3 陈乃林,经贵宝;终身教育略论[J];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4 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5 厉以贤;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要求[J];教育研究;1999年07期
6 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000年2月1日)[J];求是;2000年05期
7 叶忠海;试论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学习化社区[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利;试论我国学习化社会的构建[J];东岳论丛;1999年03期
2 董瑞美;试论学习化社会的构建[J];继续教育;2001年04期
3 王伟杰,常波;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06期
4 胡慧平;知识经济呼唤学习化社会[J];现代企业教育;2001年09期
5 ;学习化社会的三个特征[J];河北自学考试;2002年03期
6 严燕;对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思考[J];实事求是;2002年02期
7 吕西忠;学习化社会的构建与教育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1998年06期
8 林瑜;刍议构建学习化社会[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武正红;学习化社会的产生及基本特征[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10 张典兵;试论学习化社会与教育的应答[J];继续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铁成;李凤岐;冯少舟;;学习化社会与学会学习[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游明珠;吴正荣;;台湾小区成人教育政策与实施概述[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游明珠;吴正荣;;台湾小区成人教育政策与实施概述[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崔捷;;构建学习社会化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尹春杰;;农村成人教育中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乐乐;后强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佳 文;老年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王继平;推进社区教育实验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中央教科所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成人教育展望与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戚海燕;社区成了大学堂[N];北京日报;2002年
6 杨文玉;促进教育与社会融合互动[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任旺萱;网上人大:特色、理念与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于建坤;寻求自学考试新的增长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沈职教;我省大力推进社区教育[N];江苏经济报;2001年
10 陈乃林;发展社区教育与建设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昌波;走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雪娥;终身教育背景下中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宋敏;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孝忠;关于学习化社区的构建[D];河南大学;2001年
6 王伟杰;成人参与教育的动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秦洁;论我国城镇学习化小区的建构[D];河南大学;2004年
8 李伟;论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个别化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湘豫;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美国成人教育“立交桥”探析[D];河南大学;2010年
10 黄丽;贫困农村地区社区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22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92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