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朝鲜族传统弓箭射法技术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7-11-01 16:35

  本文关键词:朝鲜族传统弓箭射法技术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朝鲜族 传统弓箭 射法技术 分析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传统弓箭退出了战场,远离人们的视线,退出了人类历史舞台。然而,近年来由于传统弓箭运动所拥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积淀,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喜爱,现已成为现代社会最时尚的体育运动。由于我国的传统弓箭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因而,传统弓箭运动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许多疑难问题。例如,竞赛规则的问题、传统弓箭晋级段位的问题、传统弓箭射法技术教学问题等;特别是我国传统弓箭射法技术教学问题,通过对知网的搜索发现,至今还没有对传统弓箭射法技术教学领域的研究。朝鲜族传统弓箭作为我国民族传统弓箭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射法技术上,既符合当今我国射箭协会传统弓箭分会所要求的射法技术规范,并且拥有一套完整的传统射法技术教学程序。本研究以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多年来开设的朝鲜族传统弓箭专修课程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预计2015年12月6日参加《2015年全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邀请赛》的6名队员进行朝鲜族传统弓箭近距离射法技术教学实验,通过收集数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朝鲜族传统弓箭远距离射法技术是适用于145M朝鲜族传统弓箭比赛的射法技术:开弓拉距大,能够完美的发挥弓的性能:撒放时大仰角出箭,通过抛物线增加箭飞行的距离;瞄准是方位瞄准,以打中射靶为目的。(2)朝鲜族传统弓箭近距离射法技术是适用于国内40M内的传统弓箭比赛的射法技术:开弓拉距小,节省体力,可以进行高强度的比赛;撒放时小仰角出箭,箭在飞行时抛物线很小;瞄准时精确到箭靶上一点瞄准,瞄准时箭尾、箭尖、箭靶点形成一个直线的通道。(3)通过6名学生3周的“非丁非八“站立训练结果表明:除桂XX前后脚、左右脚距离曲线波动较大,其他队员通过18天的每天反复练习和重复测量,“非丁非八”的前后脚、左右脚距离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步伐逐渐趋于稳定。因此要掌握朝鲜族传统弓箭射法技术,提高射箭成绩,进行适合个人的“非丁非八“站立训练来巩固、稳固脚的站立位置,防止射箭时身体姿态变化是最佳教学方式。(4)通过6名学生3周的前、后手高度固定训练结果表明:除李XX(女)10M前手高度数值浮动较大,桂XX(男)30M前手高度波动较大,其他队员的各段距离的前、后手高度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趋于稳定。因此,要提高朝鲜族传统射箭的技术及成绩,尽可能固定适合个人的“前、后手高度固定”训练是正确的。(5)通过6名学生3周的朝鲜族传统弓箭近距离射法技术教学实验,对实验前与实验后的男子20M、30M、40M;女子1OM、20M、30M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行朝鲜族传统弓箭近距离射法技术“非丁非八”站立训练、“前、后手高度固定”、心理技能训练以及模拟射箭和实射比例的合理安排等教学实验,实验学生的各距离的成绩具有显著的提高,表现为,实验后成绩比试验前成绩明显的提高(P0.05)。通过3周的朝鲜族传统弓箭近距离射法技术教学实验,本文针对得出的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朝鲜族传统弓箭远距离射法是可以应用到其他距离上的,在何种距离之间是应用朝鲜族传统弓箭远距离射法的界限,有待于朝鲜族传统弓箭学者们进一步研究。(2)朝鲜族传统弓箭近距离射法是在朝鲜族传统弓箭远距离射法基础上形成的传统弓箭射法技术,还有继续深入完善朝鲜族传统弓箭近距离射法技术的可能,例如站位、持弓技术等。(3)根据个人的身高、体重、性别等基本信息的不同;根据弓、箭器械磅数、长度不同形成的“非丁非八”站姿固定距离也不相同,必须通过科学手段选取适合个人的非丁非八”站姿。(4)根据个人的身高、体重、性别等基本信息的不同;根据弓、箭器械磅数、长度不同形成的前、后手固定高度也不相同,必须通过科学手段选取适合个人的前、后手固定高度。(5)实验结果表明,朝鲜族传统弓箭近距离射法教学实验对学生的射箭姿势具有明显的稳定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成绩提高较为明显。作者与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结果认为这种教学的效果较为理想,建议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朝鲜族传统弓箭专修课中实施。
【关键词】:朝鲜族 传统弓箭 射法技术 分析报告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52.9-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第一章 绪论14-21
  • 1.1 问题的提出14-15
  • 1.1.1 选题依据14
  • 1.1.2 研究目的14
  • 1.1.3 研究意义14-15
  • 1.2 文献综述15-18
  • 1.2.1 传统弓箭15
  • 1.2.2 民族传统弓箭15-16
  • 1.2.3 朝鲜族传统弓箭16
  • 1.2.4 朝鲜族传统弓箭近距离与远距离的界限16-17
  • 1.2.5 朝鲜族远距离比赛场地与竞赛方法17
  • 1.2.6 朝鲜族近距离比赛场地与竞赛方法17-18
  • 1.3 相关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8-20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8-19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9-20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点20-21
  • 1.4.1 研究的创新点20
  • 1.4.2 研究的不足点20-21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1-28
  • 2.1 研究对象21
  • 2.2 研究方法21-28
  • 2.2.1 文献资料法21
  • 2.2.2 教学实验法21-27
  • 2.2.3 数理统计法27-28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28-37
  • 3.1 朝鲜族传统弓箭射法技术特征分析28-29
  • 3.1.1 朝鲜族传统弓箭远距离射法技术特征28-29
  • 3.1.2 朝鲜族传统弓箭近距离射法技术特征29
  • 3.2 近距离射法技术教学设计案例29-37
  • 3.2.1 近距离射法技术动作“非丁非八”教学实验分析29-32
  • 3.2.2 近距离射法技术动作持弓臂手的稳举高度教学实验分析32-35
  • 3.2.3 近距离射法技术不同距离成绩教学实验分析35-37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37-39
  • 4.1 结论37
  • 4.2 建议37-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 附录A42-51
  • 附录B51-88
  • 附录C88-89
  • 个人简历89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华;;逐鹿中原——东亚文化中的蒙古式狩猎传统[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运动项目的鼻祖——射箭[N];中国文物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寅宇;朝鲜族传统弓箭射法技术教学案例分析报告[D];延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27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27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1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