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现状与发展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8:29
本文关键词: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现状与发展途径研究
【摘要】:随着批础教育程改革有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评价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评价范式的转型、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入都对教师评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术作为民间民族体育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运动项目,如何通过学校体育达到技能的传承和美德的发扬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师评价素养的高低对于目标的达成起着关键性作用。首先,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评价范式转型的诉求”、“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三方面厘清了教师为什么需要评价素养。其次,通过理论推演构建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结构模型,回答了武术教师需要怎样的评价素养这一问题。最后,借助《武术教师评价素养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了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为发展教师评价素养提供了路径支持。本研究通过理论梳理和数理统计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由评价态度、评价知能两大要素构成;(2)武术教师评价素养整体水平偏低,其中评价知能严重缺失,评价态度积极向上(3)影响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因素包括背景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4)不同背景的武术教师在整体评价素养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评价选择、管理与解释评价结果、评价行为等部分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5)影响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因素中只有家长因素与整体评价素养相关,其他因素同评价选择、交流评价结果、评价伦理与合法问题等指标相关;(6)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学校、国家多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武术教师 评价素养 现状 发展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52-4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6
- 1.1 选题依据11-15
- 1.1.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11-12
- 1.1.2 教育评价范式转型的诉求12
- 1.1.3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12-13
- 1.1.4 教师评价素养研究13-15
- 1.2 研究意义15-16
- 2 文献综述16-29
- 2.1 素养16-18
- 2.1.1 素养的内涵16-17
- 2.1.2 素养的测量17-18
- 2.2 评价素养18-19
- 2.2.1 评价素养的直接定义18
- 2.2.2 评价素养的间接定义18-19
- 2.3 教师评价素养19-29
- 2.3.1 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20-24
- 2.3.2 教师评价素养的测量24-26
- 2.3.3 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26-29
- 3 研究设计29-35
- 3.1 研究假设29
- 3.2 研究目标29
- 3.3 研究方法29-31
- 3.3.1 文献研究法30
- 3.3.2 问卷调查法30-31
- 3.4 问卷设计与实施31-35
- 3.4.1 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31
- 3.4.2 问卷的编制过程31-34
- 3.4.3 问卷的发放34-35
- 4 结果与分析35-79
- 4.1 调查对象的背景分析35-38
- 4.1.1 教师的性别35-36
- 4.1.2 教师的学历36
- 4.1.3 教师的教龄36
- 4.1.4 教师的工作岗位36-37
- 4.1.5 教师任教的年级37
- 4.1.6 教师任教学校所在地37-38
- 4.2 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38-44
- 4.2.1 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总体状况38-40
- 4.2.2 武术教师评价素养构成要素的状况40-43
- 4.2.3 武术教师的评价态度与评价知能的相关分析43-44
- 4.3 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影响因素44-48
- 4.3.1 影响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外部因素45-46
- 4.3.2 影响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内部因素46-48
- 4.4 不同背景武术教师评价素养比较分析48-59
- 4.4.1 不同背景的武术教师整体评价素养的差异49-50
- 4.4.2 不同性别的武术教师评价素养水平的差异50-51
- 4.4.3 不同学历的武术教师评价素养水平的差异51-53
- 4.4.4 不同教龄的武术教师评价素养水平的差异53-55
- 4.4.5 不同工作岗位的武术教师评价素养水平的差异55-57
- 4.4.6 不同任教年级的武术教师评价素养水平的差异57-58
- 4.4.7 不同区域位置的武术教师评价素养水平的差异58-59
- 4.5 影响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因素及归因分析59-75
- 4.5.1 个体背景因素与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相关60-64
- 4.5.2 外部因素与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相关64-72
- 4.5.3 内部因素与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相关72-75
- 4.6 武术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途径研究75-79
- 4.6.1 教师层面:改善评价实践、激发自身兴趣77
- 4.6.2 学校层面:注重评价培训、创建评价文化77-78
- 4.6.3 国家层面:改革评价制度、加强政策支持78-79
- 5 结论79-81
- 结束语81-82
- 参考文献82-86
- 附录86-98
- 后记9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兆文;;高校英语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2 王飞;江玲;;信息技术教师评价素养研究[J];软件导刊;2014年01期
3 刘佩佩;;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的国际化趋势[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11期
4 赵雪晶;;基于听评课的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5 林菊;;提升幼儿教师评价素养的制约因素及建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8期
6 杨国海;;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及框架[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7 金t,
本文编号:1128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2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