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乒乓球直通赛赛制的思考与探析
发布时间:2017-11-02 17:16
本文关键词:对中国乒乓球直通赛赛制的思考与探析
【摘要】:中国乒乓球队成立于1952年那个特殊的时期,经过数十载的拼搏奋斗,经历了由弱到强,持续辉煌的历程,乒乓球在中国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的国球,但在运动员选拔制度方面,国乒却屡遭诟病,第30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的让球风波,以及何智力落选奥运大名单并愤然退出国家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一度将国乒推到风口浪尖。始于2006年的乒乓球直通赛,打破了过去全部由教练组决定参赛名单的选拔模式,增加了选拔的透明度。现行的直通赛选拔制度看似公平,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暴露出诸多缺点,使得直通赛的公正性屡遭质疑.本文以中国乒乓球队八届直通赛的赛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直通赛参赛人群、直通名额和赛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直通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选拔的公开性;2.中国队的垄断地位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撼动;3.直通赛参赛人员范围小、赛制多变不透明且直通名额少。并提出以下建议:1.扩大参赛人员范围,全运会、全国锦标赛三十二强、乒超联赛战绩前四名的非现役国家队运动员有资格参赛;2.采用更加稳定的赛制并常态化;3.增加直通名额,减少教练组推荐名单;4.将双打、混双纳入其中;5.增强直通赛公正性。真正建立起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基础、优胜劣汰为标志、以选拔出最优秀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出征世乒赛为目的的平台,让运动员置身于这个空前激烈的对抗平台中,在重压之下既能磨练运动员的心理抗压能力,又能让运动员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释放出自己的潜力,从而达到为国争光的目的,延续国乒之辉煌。
【关键词】:乒乓球 直通赛 赛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前言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文献综述11-12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4
- 1.3.1 研究目的12
- 1.3.2 研究意义12-14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4-16
- 2.1 研究对象14
- 2.2 研究方法14-16
- 2.2.1 文献资料法14
- 2.2.2 对比分析法14
- 2.2.3 数理统计法14
- 2.2.4 逻辑分析法14-16
- 3 结果与分析16-32
- 3.1 回顾历届直通赛比赛开展情况16-25
- 3.1.1 直通赛的诞生16-17
- 3.1.2 历届直通赛开展情况17-24
- 3.1.3 八次直通赛效果24-25
- 3.2 直通赛对运动员职业生涯的意义25-27
- 3.3 直通赛事所面临的问题27-32
- 3.3.1 直通赛参赛人员范围小27
- 3.3.2 直通赛赛制多变不透明27-28
- 3.3.3 直通名额少28-29
- 3.3.4 双打比赛未纳入直通范畴29
- 3.3.5 公正性有待加强29-32
- 4 结论与建议32-36
- 4.1 结论32
- 4.2 建议32-36
- 4.2.1 增加直通名额,扩大直通赛参赛人员的范围32-33
- 4.2.2 直通赛采用稳定的赛制,遵照乒乓球项目的特点采用稳定的赛制,并常态化33
- 4.2.3 增加直通赛中的直通名额,减少教练组推荐名额33
- 4.2.4 将双打、混双纳入直通赛选拔范畴33-34
- 4.2.5 增强直通赛公正性34-36
- 致谢36-37
- 参考文献37-40
- 附件140-41
- 附件2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宇静,苏丕仁;对我国乒乓球俱乐部制改革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2 刘成云;;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体育文化导刊;2013年04期
3 夏娃;变革初期的疑惑——关于创建乒乓球俱乐部的对话[J];乒乓世界;1994年01期
4 初元澎;“移动”的主场 “漫游”的联赛[J];乒乓世界;2002年06期
,本文编号:1132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3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