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0 08:32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 2009年

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正雷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运用教育学、逻辑学和学校体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新世纪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提出了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对策。通过对篮球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现实与理论依据,同时为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篮球教学的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具体结论如下: 研究所涉及的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和任务明确,教学质量及效果有保证,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确立。 山东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大多是以篮球选项课的形式进行,学生在一年级或二年级时根据兴趣、爱好和基础能力等因素选项,进行为期一年或者两年的选项课学习。通过学生选项进行教学在高校被广泛采用,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但是也存在着学生盲目选项、层次发展不均衡等不利于教学的因素。 山东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涉及的青年教师相对较多,学历层次逐渐提高,硕士学历层次的教师呈逐年增加趋势。但是,部分硕士毕业生本科阶段不是篮球专项出身,技术水平较低,篮球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发展。 场地设施的不健全,室内馆、棚的建设不足,开放力度的不够,成为阻碍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更好开展的重要因素。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基本上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推进个性化教学上有所欠缺。现在的普通高校基本都具备了进行现代化教学的条件,但由于认识的不足和设备的欠缺,不能广泛应用于公共体育篮球课的教学,不利于篮球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学生的成绩考核与评价,比较全面,体现了“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但不同层次的学生标准基本相同,不利于学生的成功体验,相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于重视总结性评价,对学生过程性评价仍显不足。 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为促进公共体育篮球课的改革与发展,授课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健康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在教学改革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加强篮球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淘汰机制,重视培养年轻教师、重视教师的终身学习,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素质与业务能力的提高。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学科研成果,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加大室内馆棚的建设和开放力度。 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理论上、教学方式上首先要创新,还要鼓励学生多思多问,给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分层次教学,实行俱乐部制度。 加强公共体育篮球课程的教材建设,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编著出适合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教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84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1 选题依据11-13
  • 2 文献综述13-15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5-17
  • 3.1 研究对象15-16
  • 3.2 研究方法16-17
  • 3.2.1 文献资料法16
  • 3.2.2 问卷调查法16-17
  • 3.2.3 访谈法17
  • 3.2.4 逻辑分析法17
  • 3.2.5 数理统计法17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17-45
  • 4.1 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开展现状17-20
  • 4.1.1 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设置状况分析18
  • 4.1.2 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想的 状况分析18-20
  • 4.2 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基本要素分析20-34
  • 4.2.1 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师资结构分析20-26
  • 4.2.2 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学生状况分析26-30
  • 4.2.3 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环境现状分析30-34
  • 4.3 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过程各要素状况调查分析34-43
  • 4.3.1 教学目的与任务34-35
  • 4.3.2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状况35-37
  • 4.3.3 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现状分析37-39
  • 4.3.4 公共体育篮球课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39-41
  • 4.3.5 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师教学质量及效果评价41-43
  • 4.4 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43-45
  • 4.4.1 山东省部分高校场馆器材相对不足,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 教学目标43
  • 4.4.2 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教材建设不足43-44
  • 4.4.3 教学内容不尽合理,不能满足学生要求44
  • 4.4.4 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滞后44
  • 4.4.5 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44-45
  • 4.4.6 学生过程性评价程度不够,评价体系不完善45
  • 5 结论与建议45-46
  • 5.1 结论45
  • 5.2 建议45-46
  • 注释46-49
  • 参考文献49-50
  • 附件50-57
  • 致谢57-58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前,朱俊荣;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路[J];福建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2 崔凤祥,徐枫;大学篮球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江明世,刘逢翔,张爱玲;篮球教学对高校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陈荔妮,陈庆熙;浅谈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对策[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梁秀平;多媒体技术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2年02期

    6 杭兰平,郑莉莉,杭孝平;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情商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7 金晓阳;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特点及其调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曲小锋;CUBA带来的校园体育文化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王新华,赵继伟;篮球教学过程的理论及结构优化[J];体育学刊;2002年04期

    10 邓集钢,袁铁民;浅谈篮球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向明;;体育欣赏-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新形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丽艳;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王斌,孙德成;论体育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3期

    4 张蕾;关于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若干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5 张宏智,郑贺,刘超;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障碍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6 汪永华;学校体育文化解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7 张晓春,郭戈,曹晓林,王须会;探索现代农村体育消费的新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8 周特跃,张智,蒋毅;湖南省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9 梁赋,刘涛;论体育课的心理负荷[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章巨焕,魏纯镭;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办法改革探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萍;;体育锻炼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中年女性教师身心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2 关成雪;张春晖;王妍;;我国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性格特征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一飞;;关于我国运动员“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思考[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迟立忠;运动人群与非运动人群注意特征比较及注意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宋玉芳;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马卫平;体育与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石;我国传媒体育信息教育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张文静;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志红;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可操作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会泉;论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2 韩维群;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建团;挑战·反思·对策·展望[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左钧升;高校体育院系篮球术科教学生态环境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玉军;“领会教学法”在足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许弟群;重庆市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海燕;关于构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与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8 姜晓珍;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因素的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6所普通高校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卫东;论体育课程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戴瑞磊;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运用合作教学理论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玲红;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想象训练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陈彦;篮球“多角色教学法”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许康成,李俊卿;对新时期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4 秦婕;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夏成前;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朱国顺;试论高校体育对开展社区体育的促进作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7 王汉滨;浅析篮球组合技术及其教学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温锋华,宋利强,李长海;浅议篮球运动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陈哲夫;篮球游戏教学法对中学生学习效能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田春兰;影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主因素的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朕斌;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及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尧;高师体育院系篮球教学自组织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丁一;江苏省中学篮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张振虹;济南市中学学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邵凯旋;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女子篮球队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贾玉科;山东省高等体育院系教学环境的现状及对篮球教学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李海英;“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体课教学中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祁鸿雁;吉林省部分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伟东;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现状与改革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扈伟;体育系篮球普修课采用异质分组教学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薛志伟;辽宁省普通高校轮滑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梅;浙江省高校课外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李静波,曹策礼;我国大学体育教学面临“扩招”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陆遵义,赵立;多媒体技术与体育专业课程结合初探[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4 徐锡杰;广西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5 谢东;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6 郭兰,张扬;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课件设计与运用[J];四川体育科学;1998年02期

    7 何旭;苏州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状况调查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8 刘刚;对体育教育评价的思考与前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张勇,许传宝;普通高校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柳永青;对公体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函授通讯;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心田;;山东省举行中青年语文教师教学观摩会[J];语文教学通讯;1984年12期

    2 李鸿钧;丁少敏;魏建;刘廷善;;山东省经济增长特征分析[J];东岳论丛;1989年01期

    3 ;山东省劳动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关于贯彻<就业训练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J];山东劳动;1995年12期

    4 虞锡珪;;从“山东大嫂”到“水饺皇后” ——建和香港创业传奇[J];出国与就业;1996年06期

    5 张凤祥;;建校十五载 桃李遍齐鲁[J];农业知识;1996年07期

    6 ;山东省职业介绍中心发布招聘信息[J];山东劳动;1998年04期

    7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启用“山东省自学考试考籍管理信息网”及“防伪毕业证书”[J];中国考试(高考版);2000年02期

    8 季朝文;山东省有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鲁文;;2002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优秀作文荐评[J];学生之友(初中版);2003年Z2期

    10 陈桐;;路口有盏灯[J];校园文苑;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华;王秀英;;山东省粮食安全研究[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孙宁海;;山东省防汛决策与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3 姜岳忠;秦光华;马玲;;山东省阔叶树遗传改良概况及建议[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4 王玉志;卢浩泉;;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与生物资源的考察与建议[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5 王国良;贾春林;盛亦兵;;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明华;王秀英;;山东省粮食安全研究[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7 孙宪芝;郑成淑;王秀峰;;山东省城镇绿化策略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建源;陈艳春;冯建设;;山东省太阳辐射及其变化[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崔亮亮;刘勇;杨士玲;王明群;;山东省麦红吸浆虫发生动态及传播方式研究[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10 李晓晨;孟庆春;;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国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刘赟;人才竞争与山东省人才战略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王清;山东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梁玉;外来种大花金鸡菊入侵的影响因子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淑军;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战略生态影响评价[D];山东大学;2009年

    6 冯海霞;基于3S技术的山东省森林调节温度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宋明春;山东省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质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8 王艳;区域环境价值核算的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9 庞英;耕地利用效益及其区域差异[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雷;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冯小叶;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李慧玲;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栾风岩;山东省“十一五”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冯勇;山东省职业经理人成长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刘淑娟;山东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明东;山东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师月林;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9 肖传强;山东省不同区域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王利;山东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20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