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傣族武术操的创编与教学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0 19:07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普及与推广,创办了更多的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在教育培养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了大学生涯。大学生不仅象征着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作为文化知识的典型代表,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文明的使者,更需要强健的体魄。目前,我国全民体质连续二十多年下降,其中大学生占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是很乐观,这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学者及学校的反思与重视。造成这种原因主要由于学校过分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了身体运动;另一方面,在体育课堂中,有时会出现体育课程内容枯燥无味或不积极引导学生锻炼,出现放羊式教育的现象。然而,将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项目引进高校校园是一项创新和发展传统运动的途径。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中少数民族武术是典型的代表,如傣族武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一项独具魅力的体育运动,不但具有自己独特的武术文化价值,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改变学生的锻炼身体观念,更能从中学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是一项易于教授和推广的武术教学内容,这也是本次创编少数民族武术操的首要任务。本次研究选择云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的学生作为研究调查对象,从2016年3月到7月进行教学实验,以傣族武术操创编与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实验班大学生进行18周的傣族武术操训练,主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本操结合体操节拍融入了傣族武术的动作元素,而创编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健身武术操。该操共八节,每节两个八拍,运动量大于一般广播体操,具有表演性、健身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且动作易学、有较好的健身效果,适宜学校体育教学,对推广少数民族体育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第二,在身体形态方面,通过18周傣族武术操教学与训练,训练后学生的BMI呈显著性下降(P0.01),体重比训练之前有所减轻,进行傣族武术操的训练有利于减脂,不仅改善了学生的身体形态,更重要的是塑造了积极、健康向上心理品质;第三,通过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肺活量有显著性增加(P0.01)有效提高了身体机能;第四,在身体素质方面,通过18周傣族武术操训练,反应时显著性提高(P0.01)。由此得出,经过傣族武术操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速度、灵敏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从实验后身体素质指标成绩可见,身体稳定性得到提高,说明傣族武术操教学对提高身体稳定性更具有显著效果;第五,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指标进行单样本t检验分析,经过18周的傣族武术操训练,实验组与对照组八百米测试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傣族武术操对减轻体重、反应时、身体稳定性、柔韧等身体素质有促进作用,对体能的影响没有其他体育项目的明显。通过对训练前和训练后测试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析傣族武术操创编与教学的相关问题,从而为大学生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提供参考依据,旨在为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改变学生体质和为学校体育的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对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推广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5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海;;儿童韵律武术操的创编及教学效果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陈新梅;;青少年韵律武术操创编之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王宾;席饼嗣;;武术操的历史寻绎及研究现状——兼议武术拳操的创编[J];搏击(武术科学);2011年02期

4 苏华伟;;中学武术操教学的特性与教学实践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1年05期

5 周倩;高贯发;左长辉;;学校武术操若干问题的审视[J];搏击(武术科学);2012年12期

6 李微;;大庆市中学武术操推广现状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7 ;儿童、少年武术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77年01期

8 高健;;关于大学武术操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武魂;2013年10期

9 李江;;长春市中学武术操推广现状调查[J];中华武术(研究);2013年08期

10 陈炎;;论校园武术操创编的原则[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路知遥;庄洁;王健清;;武术操练习的能量消耗测定及12周练习对初中生体质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金坛市河滨小学 史卫萍;武术操教学的实践与探索[N];江苏教育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张世威;嘿! 哈! 第一套武术操即将“打入”校园[N];本溪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联;中国功夫强壮少年体魄[N];珠海特区报;2009年

4 河东区教育局副局长 陈立华;加速推进素质教育战略进程 全面提升河东教育办学品位[N];天津教育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振旺;傣族武术操的创编与教学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刘丽丽;山东省普通高校开展武术操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马冬静;中等运动强度武术操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执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4 李淑升;武术操对5-6岁幼儿身心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赵剑平;中小学武术操创编与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姬罕狄;西宁市中学武术操开展现状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炎;南京市高中武术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蔡龙;武术操作为小学课间操的必要性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年

9 孙侃;苏州市区初级中学《武术操·英雄少年》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邓京京;强度武术操对中学生能量代谢效果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262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262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e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