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5 16:44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的可行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09年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的可行性研究

陈红新  

【摘要】: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都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即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学校要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需要,开发出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更有助于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但农村学校体育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薄弱环节,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差、资金少的状况又使穷国办大教育的艰苦性在农村更为突出。江苏省有将近80%的初级中学在农村,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提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需重视和发展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工作,将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工作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民俗体育是农村学校体育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根本,民俗体育与农村学校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在我国体育事业的未来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挖掘潜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体育是体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可资利用的一个重要资源。在未来的教学中完全可以根据当地的民情加以适当改造和选用,推广到学校体育教学中。 本文主要采用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民俗体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江苏省农村初中师生为调查对象,对江苏省农村初中引进民俗体育的可行性做进一步的实践论证。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和论证,研究结果如下: 1、民俗体育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中所创造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集体的、模式化的传统体育活动。民俗体育主要存在于民间节庆活动、宗教活动、祭祀活动中,是一种世代传承和延续的体育文化形态,如舞龙、舞狮、跳绳、踢毽子、跳竹竿、扇子舞、荡秋千、秧歌、踏青、荡秋千、登高、抖空竹、放风筝等都属于民俗体育的范畴。 2、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有利于丰富农村初中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和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构建,有利于民俗体育的传承和保护。因此,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是必要的。 3、江苏省农村初中师生在主观态度和民俗体育的价值、体育教师推广意愿、胜任能力以及学生身体条件和兴趣等方面满足了民俗体育引进的条件。 4、江苏省农村初中的学校场地能够满足民俗体育引进的需要,通过学校和师生自制器材,更为民俗体育的引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5、在具体项目上,当前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完全可以引进健身价值和娱乐性较高同时受器材影响相对较小的民俗体育项目;对一些可通过师生自制器材或自备器材的民俗体育项目也可以考虑引进。而对一些器材要求较高,技术难度也较大的民俗体育项目等条件成熟后再引进。 根据以上调查与分析,建议: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把民俗体育项目纳入到学校体育与健康课中,使其与学校中原有的体育项目共同发展。2、学校本着保证重点民俗体育项目,兼顾一般民俗体育项目的原则,先对发展的比较成熟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使重点项目在顺利开展的同时,通过学校和师生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引其他的民俗体育项目,从而带动整个民俗体育的发展。3、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民俗体育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部分民俗体育项目,充分发挥学生在民俗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并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学生开发和制作民俗体育器材,也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备器材,从而健康有序促进体育与健康中民俗体育教学的开展。4、加强民俗体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在体育院系建立民俗体育学科,培养民俗体育师资,聘请民间艺人进人学校进行教学通过培训班与研讨会以及民俗体育课展等方式来提高现有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5、学校领导要突破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制定相应的民俗体育发展措施,重视民俗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积极引导和组织学校将更多的民俗体育项目引进到学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33.9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1 前言9-18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文献综述10-18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8-21
  • 2.1 研究对象18
  • 2.2 研究方法18-21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1-47
  • 3.1 民俗体育概述21-24
  • 3.1.1 民俗体育概念的界定21-22
  • 3.1.2 民俗体育的基本特征22-23
  • 3.1.3 民俗体育的价值23-24
  • 3.2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的必要性分析24-27
  • 3.3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可行性调查与分析27-43
  • 3.3.1 江苏省农村初中学校民俗体育开展的基本现状27-29
  • 3.3.2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师资条件调查与分析29-33
  • 3.3.3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学生条件调查与分析33-36
  • 3.3.4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学校场地与器材情况调查与 分析36-40
  • 3.3.5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项目情况调查与分析40-43
  • 3.4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43-47
  • 3.4.1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所面临的问题43-45
  • 3.4.2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的对策45-47
  • 4 结论与建议47-49
  • 4.1 结论47
  • 4.2 建议47-49
  • 5 参考文献49-52
  • 6 附录52-63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63-64
  • 8 致谢6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在;;农村初中语文教改必须有一个突破——在江苏省深化初中语文教改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J];江苏教育;1989年01期

    2 谢清梅;;高淳漆桥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3 唐维志;;农村初中流生问题的思考[J];学校管理;2008年05期

    4 徐晖;;“讲学稿”:让教育回归常态——记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J];江苏教育;2009年29期

    5 高寒;;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座谈讨论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J];中学教师培训;1989年09期

    6 何发银 ,桑志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尝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7 李楠;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初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6年10期

    8 吴先锋;改革农村初中教学常规管理评价的认识与实践[J];四川教育;1997年01期

    9 冯振飞;农村初中分流教育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2期

    10 周虹艳;湟中县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开始启动[J];青海教育;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冉;;江苏省城市化战略回顾与差异化发展策略探讨[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袁勤俭;;江苏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英全;袁宝君;严隽德;陆晓辉;张庆;;江苏省市售保健食品标识的现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营养资源与保健食品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4 朱震葆;;江苏省粮食周期分析[A];江苏省数量经济与管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江苏化工农药集团有限公司[A];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工——纪念中国化工学会成立80周年[C];2002年

    6 潘文卓;缪启龙;;江苏省龙卷风特征和灾害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江苏省粳稻品质改良的成就、问题与对策[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金巨刚;周生路;;主体功能区土地协调性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立仁;;关于现代农业几种形态的思考[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赵荣钦;黄贤金;;基于能源消费的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冠仕 柴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金姝;[N];吉林日报;2009年

    3 嵩明县牛栏江镇一中 王文宗;[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4 毕节市鸭池中心校南箐小学 王秀飞;[N];毕节日报;2010年

    5 记者 赵静;[N];青海日报;2011年

    6 张武明;[N];江西日报;2007年

    7 见习记者 林琳;[N];自贡日报;2009年

    8 谢良 鹿永建;[N];团结报;2011年

    9 记者 张临山 通讯员 王敬;[N];山西日报;2007年

    10 礼县第二中学教师 胡晓燕;[N];陇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小巧;江苏省木本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郭忠兴;制度和政策因素对粮食供给的影响:以江苏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

    3 顾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刁振娇;论地方议会制度在清末的实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谷政;江苏种植业风险与农业保险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张娟;中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马晓旭;江苏省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程郁华;江苏省土地整理研究:1928-1936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陶应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孟召宜;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新;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的可行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余承海;农村初中学生评价的调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敏;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董志彪;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艳梅;农村初中课外生物科技教育为农服务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飞;我省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徐达芳;当前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旭英;台州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建华;四川省大竹县农村初中化学实验资源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翠云;论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女性观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的可行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26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4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