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南京市栖霞区公共体育空间现状及其开发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04:07
   公共体育空间是市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区域,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公共体育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与当下公共体育空间数量不足、布局不均、公共体育服务落后的现状产生了矛盾。在充分调研现有公共体育空间建设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公共体育空间的未来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栖霞区作为南京市主城区之一,既有年代久远、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又有全新规划、环境优越的新城区,同时还涵盖大学城、开发区等区域,兼具普遍性与典型性。因此,本文将南京市栖霞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的公共体育空间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未来发展路径。本文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并利用纸质地图与电子地图为论文写作提供具体详实的数据支撑。本文首先对南京市栖霞区的范畴、公共体育空间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依据分类基础和空间特点,将栖霞区公共体育空间分为公共体育场馆空间、广场与公园体育空间、景区体育空间、学校体育空间四种类型。通过运用等级划分、选址布局、交通可达性、服务半径四种结构模式,分别对每部分公共体育空间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以表格和地图的形式展现,总结出栖霞区的公共体育空间的优势和不足。最后,从建设与优化体育空间同时进行,全力开发学校体育空间,完善体育空间的配套设施,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运作,打造新型公共体育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南京市栖霞区共体育空间的发展路径。
【学位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812.4
【部分图文】:

分布图,南京市,街道,分布图


空间的服务范围、可达性、运动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以对栖霞区公共体育空间的发展做出补充。表 6 全国及江苏学校体育场地总数和开放情况全国体育总场地 全国学校体育场地 全国高校体育场地 全国中小学体育场地1642410 个 660521 个 49750 个 584865 个江苏学校体育场地 不开放占比 部分开放占比 全体开放占比79566 个 59.69% 37.18% 3.13%3 南京市栖霞区公共体育空间现状研究3.1 南京市栖霞区公共体育空间及人口分布简况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东北部,北临长江,东界句容,西连主城,南接江宁,总面积 395.44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辖 9 个街道(如图 2)、119 个居(村)委会,拥有长江岸线86 公里,户籍人口 47.87 万人,常住人口 71.79 万人(如图 3)。现有住宅小区 350 个,建筑面积 3236.2 万平方米。

空间分布,公共体育,街道,共体


图 3 南京市栖霞区各街道人口居住点栖霞区现有的公共体育空间形式主要为公共体育馆、公共体育场、广场、公园及学校体育空间,学校体育空间暂未全部对外开放,本文将学校体育空间列为公共体育空间范畴,以促进栖霞区公共体育空间的最优化发展。各种类型的收费体育空间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中。目前,栖霞区拥有健身路径 410 条,健身步道 85 公里,公共体育设施 1410个,全民健身体育空间 434 个(如图 4)。公共体育空间分布为:西岗街道 39 个、八卦洲街道 35 个、燕子矶街道 37 个、迈皋桥街道 80 个、仙林街道 34 个、龙潭街道 68 个、马群街道 53 个、栖霞街道 35 个、尧化街道 53 个(如表 7)。表 7 栖霞区各街道公共体育空间数量街道 公共体育空间(个)西岗街道 39八卦洲街道 35燕子矶街道 37迈皋桥街道 80仙林街道 34

公共体育,南京市,人民群众,空间


图 4 南京市栖霞区所有公共体育空间点位栖霞区内公共体育空间也存在众多问题,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栖霞区体育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现有健身设施功能布局还不完善,东、西部地区缺少综合性体育中心,全区无大型体育公园;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活动;体育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规模较小;区内现有住宿、交通、餐饮等条件,还不能满足举办国际性、全国性赛事要求等。3.2 南京市栖霞区公共体育场馆空间3.2.1 南京市栖霞区公共体育场馆的等级划分公共体育场馆的主要类型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篮球场、网球场、健身苑、健身点等。南京市栖霞区区县级的体育场馆有栖霞区全民健身中心 1 处,小区级公共体育场共有 66 处,主要为小区内外的室外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如表 8。表 8 栖霞区公共体育场馆数量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芳;;影响我国城市公共体育法律建设因素分析[J];法制博览;2019年08期

2 吕谷妍;;一村一广场硬件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发展模式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体育科技;2018年06期

3 纪伟哲;;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09期

4 张颖颖;;高职高专公共体育教育发展对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15期

5 吴力;赵子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首市乡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建设研究[J];营销界;2019年35期

6 高峰;;二战后日本公共体育政策变化特征及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8年06期

7 王学通;;浅析高职院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的教学改革[J];当代教研论丛;2016年11期

8 李岳;;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分层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17期

9 ;政府主导 健全机制 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J];体育教学;2008年04期

10 尹作亮;戴俊;;城市化进程中公共体育资源的供给侧改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蔡玉军;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2 林昆;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洪波;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合理配置与政府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卢跃东;基于公众满意度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实际测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5 范宏伟;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6 沈政;论分级政府财政体制下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瑞;南京市栖霞区公共体育空间现状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9年

2 刘凌霏;临沂市公共体育空间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

3 李岳松;“健康中国”背景下桂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赵小涛;贵阳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课程开展现状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5 成彦开;基于政府、市场、社会视域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至立;高校公共体育武术选项课与慕课相结合的可行性探讨[D];湖北大学;2016年

7 宋倩;扬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中的问题及对策[D];扬州大学;2017年

8 许帅;上海市黄浦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分布及利用情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9 刘俊;长沙市乡镇公共体育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10 李响;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开设狩猎课程可行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7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37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