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全国排球超级联赛部分主场观众看台行为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12:30
   2017-2018赛季全国排球联赛正式升级为全国排球超级联赛,始称排超元年(以下简称为排超赛)。本赛季共有28支队伍参赛,男女各14支。据报道,排超赛的网络平台观赛总点击量达7.4亿人次,网络话题量超10亿,这两组数据堪称历届排球联赛之最。然而排超赛的魅力需要网络观众和现场观众的同时展现,排超赛现场观众尤其是现场主场观众看台行为方式,从直观层面反映出联赛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以及主场观众文化自觉的高度。竞争激烈的排超赛不仅是场上运动员技战术的巅峰对决,更是融入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话,而这种人文精神的展示媒介是观众。主场观众的看台行为方式借助球场这个小舞台反映出其自身的精神风貌。具体深入研究主场观众的看台行为方式不仅有现实的理由,更有未来的依据,分析主场观众看台行为方式的类型和特点,了解主场观众最真实最迫切的需要,发现主场观众看台行为方式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为排超赛相关部门引导主场观众看台行为方式趋于向更文明和谐方向发展提供助力。与此同时,文明和谐甚至上升到文化自觉高度的排超赛看台行为方式离不开主场观众的参与和创造。笔者以河南女排漯河主场、河南男排南阳主场、河北男、女排邢台主场、湖北男排孝感主场4个主场观众看台行为方式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7-2018赛季排超赛4个主场观众看台行为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结论:一4个主场观众在赛前均能遵循入场秩序提前进入看台区域,漯河和孝感主场观众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南阳和邢台主场出现父母观赛的现象,主场观众观看场次以5-6场者居多并均实行免票制。二4个主场观众大都能在比赛开始前30分钟入场。主队队员的父母和朋友向主队队员挥手示意;漯河和孝感主场均有学生自发组织的志愿者,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正能量。三4个主场观众赛中看台行为方式口头语言均富有地方色彩,如河南的“中、得劲”,河北的“不沾弦、灭事儿”,湖北的“拐得很、恶燥”等;肢体语言“集体鼓掌、点赞”;助威道具“横幅、花球等”。对裁判员的判罚结果主场观众大都能理智对待。四4个主场观众赛后处理看台垃圾的行为方式,均以随身带走和扔到垃圾桶为主。主动处理他人垃圾以孝感主场的在校女大学生观众为佳,其他3个主场观众对看台垃圾的行为方式处理出现留在看台座位上的现象。建议:一赛事主办方应加强排超赛的宣传和服务工作,采取相关措施如在观众入口一定距离范围内提供相关指示牌,安排相关人员向观众分发赛事指南,根据场馆特点合理布局看台座位和安全通道,提高观众入场前安检等各种准备工作的效率。二为提高排超赛的人文关怀,局间娱乐节目的安排要符合现代主场观众审美特点,负责赛事直播的工作人员给予主队队员(教练员)父母和朋友这一特殊观众群体特别镜头;建议赛事主办方将排超赛部分主场选择在高校举行。三赛事主办方应倡导主场观众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助威道具3种看台行为方式同时展示;鼓励观众统一服装或道具,彰显激情文明的看台行为方式;对裁判的判罚倾向提倡主场观众尊重包容、文明和谐“正能量”的观赛环境和胸怀。四主场观众应妥善处理自身的垃圾,赛事服务部门应加强主场观众的环保意识建设,提倡看台环保行为方式外化为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内化为个人的文明涵养。奖励赛后主动清理看台垃圾的观众为“绿色使者”并给予相关纪念品等。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842
【部分图文】:

中国女排,波兰,主场,观众


图 1-1 中国女排的忠实拥趸 波兰爷爷 约瑟夫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了解 4 个主场观众的基本情况,发现主场观众看台行为方式的特点,探索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分析影响主场观众看台行为方式的因素,为

主攻手,男排,队员,山东


16图 3-2 蔺向正与山东男排主攻手队员季道帅 仲为君合影新浪体育.联赛花絮|铁杆小球迷追星历程 为排球传播正能量[EB/OL].https://sports.sina.cn/other2018-01-15/detail-ifyqqieu6662397.d.html,2018-01-15.

主场,女排,河北,画板


图 3-3 河南女排漯河主场观众助威道具 条幅 自制画板2 河北男女排邢台主场河北男女排主场全安排在河北省邢台市体育馆举行,一位初中生小球迷光顾河北男女排主场的每一场比赛,尤其是女排主场,在主队得分时通过的扩音器呐喊助威,见表 3-4。河北男、女排主场的儿童观众手持印有“河加油”的红底白字的手摇旗,坐在看台的最前面,当主队赢球时在家长和主场观众的带领下欢呼雀跃的挥动手摇旗,见图 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永强;;中老年人穿衣切忌“三紧”[J];科学养生;2017年01期

2 曾家波;;论初中生良好数学行为方式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6年11期

3 翁乾明;;教师智慧纵横谈[J];福建教育;2017年11期

4 刘松巍;;关于教育充满生命活力的思考[J];教育;2017年17期

5 徐丹妮;;慎始则善终——培养队员良好学习习惯初探[J];辅导员;2017年12期

6 王整宗;;“小而美”的创业团队更容易成功[J];风流一代;2017年15期

7 林白云;马桂萍;;舞蹈即兴中呼吸的作用[J];艺术品鉴;2017年09期

8 蒋亚飞;;良好心态助力创新[J];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7年Z2期

9 张小蒙;刘辉;李凤;王毅兵;;高职院校大学生绿色行为方式的调查与分析——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2016年17期

10 ;与孩子一起解读校训[J];中华家教;201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帘秀;俄语动词行为方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玉;全国排球超级联赛部分主场观众看台行为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杨元强;妨害清算罪疑难问题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3 李彤;微博反腐主体行为方式及其作用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倪伟光;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行为方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孟宜静;盗窃罪客观方面行为方式新解读[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6 李禹瑶;环境即兴编舞行为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7 刘平;盗窃罪新增行为方式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魏娜;论日本人的行为方式[D];鲁东大学;2015年

9 李蕾;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防治与基层政府行为方式转变[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李雪华;盗窃罪新增行为方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0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40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