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瑜伽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8 09:47
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正在进行改革,“瑜伽”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进入了高校的体育课程里,在高校进行瑜伽课程的开设能够促进公共体育课项目结构的完善。但由于目前对瑜伽在高校开设的研究大部分都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研究公立院校居多,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瑜伽课程教学现状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的瑜伽课程开设现状进行了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的瑜伽教学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瑜伽课程教学现状、师资力量和学生参与情况的调查,以及对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瑜伽课程制约因素的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的瑜伽普及率不高,23所学校中仅有10所学校开设瑜伽课,而且全部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的,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缺乏统一的教材,而且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2.瑜伽教师全部都是女老师,并且大部分都是从其他体育专项转过来的,专业性不强;大部分的瑜伽老师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以研究生学位为主,在职称方面,讲师和助教所占的比重较大。调查发现,瑜伽教师职后培训少,仅有少数老师有瑜伽相关的证书...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1.1.2 全民健身及终身体育的需要
1.1.3 瑜伽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据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江苏省民办高校瑜伽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3.1.1 课程现状
3.1.2 师资情况
3.1.3 学生参与情况
3.1.4 教学环境情况
3.1.5 对外交流情况
3.2 制约江苏省民办高校瑜伽运动发展的因素分析
3.2.1 领导的重视不够
3.2.2 高校间的比赛与交流较少
3.2.3 瑜伽的师资力量薄弱
3.2.4 课程的合理设置未完善
3.2.5 场地、设施缺乏
3.2.6 宣传力度不够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加强师资力量
4.2.2 完善教学组织
4.2.3 开展课外活动
4.2.4 完善场馆、设施条件
4.2.5 加强瑜伽的宣传力度
4.3 对策研究
5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瑜珈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仲慧慧.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4)
[2]现代女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最佳内容——瑜珈[J]. 李凤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3]高校健身瑜伽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 马玲.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8(01)
[4]瑜伽教材内容构建与教学体系研究[J]. 许兰.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7(10)
[5]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分析与研究[J]. 王曼.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04)
[6]瑜珈对现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J]. 沈海燕. 吉林教育(教科研版). 2007(04)
[7]健身瑜伽教学的初探[J]. 李勃.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2)
[8]试析高校开设瑜珈课程的意义[J]. 韩小菊.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06)
[9]把健身瑜伽课程引入高校体育的可行性研究[J]. 李勃. 中国科技信息. 2007(02)
[10]瑜伽塑形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实践[J]. 杨霄.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6(04)
硕士论文
[1]吉林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 范美艳.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 何波.武汉体育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055677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1.1.2 全民健身及终身体育的需要
1.1.3 瑜伽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据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江苏省民办高校瑜伽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3.1.1 课程现状
3.1.2 师资情况
3.1.3 学生参与情况
3.1.4 教学环境情况
3.1.5 对外交流情况
3.2 制约江苏省民办高校瑜伽运动发展的因素分析
3.2.1 领导的重视不够
3.2.2 高校间的比赛与交流较少
3.2.3 瑜伽的师资力量薄弱
3.2.4 课程的合理设置未完善
3.2.5 场地、设施缺乏
3.2.6 宣传力度不够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加强师资力量
4.2.2 完善教学组织
4.2.3 开展课外活动
4.2.4 完善场馆、设施条件
4.2.5 加强瑜伽的宣传力度
4.3 对策研究
5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瑜珈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仲慧慧.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4)
[2]现代女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最佳内容——瑜珈[J]. 李凤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3]高校健身瑜伽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 马玲.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8(01)
[4]瑜伽教材内容构建与教学体系研究[J]. 许兰.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7(10)
[5]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分析与研究[J]. 王曼.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04)
[6]瑜珈对现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J]. 沈海燕. 吉林教育(教科研版). 2007(04)
[7]健身瑜伽教学的初探[J]. 李勃.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2)
[8]试析高校开设瑜珈课程的意义[J]. 韩小菊.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06)
[9]把健身瑜伽课程引入高校体育的可行性研究[J]. 李勃. 中国科技信息. 2007(02)
[10]瑜伽塑形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实践[J]. 杨霄.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6(04)
硕士论文
[1]吉林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 范美艳.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 何波.武汉体育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055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5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