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特奥融合学校计划本土化的进展、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1-02-28 18:22
  梳理我国特奥融合学校计划的发展脉络,并以国际特奥东亚区融合学校计划技术团队的身份,于2017—2018年间对全国近30所签约融合学校进行现场考察指导。研究发现在"国际特奥东亚区新5年计划"启动后,我国特奥融合学校计划具有量和质的飞跃。主要表现是:特奥融合学校计划签约校的数量大幅增加;特奥融合足球、篮球赛以及融合夏令营等作为特奥融合学校计划的延伸,已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以上海体育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为核心,为全国特奥融合学校计划提供技术支持。尽管我国特奥融合学校计划发展较为活跃,但本土化推进依然存在问题,主要涉及"融合公共空间"有效利用性欠佳,学校融合意识模糊,主办方融合计划的体系设计仍需完善。未来我国特奥融合学校计划可以顶层设计为主导,提升个体对融合理念的解释水平,调整活动开展地域,完善项目实施程序,制定选择标准和建立及时反馈(评价)体系。这是特奥融合学校计划本土化、规范化发展的趋势,且为真切促进智力障碍等特殊群体融入社会提供专业、系统的支持。 

【文章来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0,37(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缘起
2 我国特奥融合学校计划的探索、过渡与革新
    2.1 特奥融合学校计划启动阶段: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2.2 特奥融合学校计划过渡阶段:研究热度的升温
    2.3 “新5年”阶段:竞技型、发展型和娱乐型三足鼎立
3 特奥融合学校计划本土化存在的问题
    3.1 特奥融合学校计划“融合公共空间”的典型问题
        3.1.1 特奥融合学校计划“公共空间”分布不均
        3.1.2 特奥融合学校计划“融合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性堪忧
    3.2 学校融合意识模糊
        3.2.1 融合活动中普校和特校角色定位不清
        3.2.2 融合活动举办经验不足
        3.2.3 “融合作秀”还是“融合可持续”
    3.3 主办方融合学校计划的体系设计仍需完善
        3.3.1 学校选择不够慎重
        3.3.2 项目评估反馈机制不健全
        3.3.3 项目可持续性有待规划
4 特奥融合学校计划本土化的建议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前智障儿童家庭积极贡献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 田波琼,曾树兰,卢秀莉,申仁洪.  学前教育研究. 2018(02)
[2]特奥融合活动中志愿者能力感和自尊对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 江芸,吴燕丹,李春晓.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3]ICF在社区智力障碍者体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研究[J]. 王丹丹,吴雪萍.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2)
[4]我国特奥志愿者队伍法制化建设探析[J]. 张云,吴燕丹.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06)
[5]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适应性及其与支持性体系关系的研究[J]. 熊庆秋,李欣晏,周伟珍,崔婷.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1)
[6]资源配置视角下残疾人群众体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吴燕丹,王聪颖.  体育科学. 2015(03)
[7]我国适应体育研究的发展特征与热点演变[J]. 吴雪萍,张建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4(05)
[8]智障成年人参加特奥运动效能评价的实证研究[J]. 吴雪萍.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9]社会融合视野下特奥非体育项目的价值与发展策略研究——以第5届全国特奥会为例[J]. 吴燕丹,王新明,吴丽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10]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开展与大学软实力提升——以第5届全国特奥会为例[J]. 吴燕丹,梅雪雄,吴丽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04)

硕士论文
[1]“特奥融合学校计划”伙伴关系培养与发展研究[D]. 张云.福建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56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56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1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