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武汉高校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体育锻炼行为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19:21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集中研究人类心理消极层面的消极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转向关注人类积极品质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催生了心理资本理论,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导致个体特定的、变化的积极心理状态,是有助于预测高绩效工作和快乐指数的积极心理状态,并且这些积极的心理状态能产生积极的行为,获得高绩效和满意度。体育锻炼是影响心理资本、应对方式的因素之一,心理资本也可能对体育锻炼、应对方式产生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以450名武汉高校中、高级知识分子为被试,采用《心理资本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体育锻炼行为调查问卷》,考察心理资本、体育锻炼行为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体育锻炼希望和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年龄差异。(2)武汉高校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与体育锻炼行为相互影响;(3)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可以较好地预测积极应对方式;乐观、希望... 

【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资本
        1.1.1 心理资本的内涵
        1.1.2 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1.1.3 心理资本的结果变量研究
    1.2 体育锻炼行为
    1.3 应对方式
        1.3.1 应对理论
        1.3.2 应对方式的结构与测量
        1.3.3 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构想
    2.1 问题的提出
        2.1.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2.1.2 研究目的
        2.1.3 研究意义
    2.2 研究构想
        2.2.1 研究思路
        2.2.2 研究对象
        2.2.3 研究工具
        2.2.4 研究方法
        2.2.5 研究工具
        2.2.6 研究假设
3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体育锻炼行为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3.1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现状
        3.1.1 不同性别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心理资本
    3.2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行为现状
        3.2.1 同性别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行为
    3.3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应对方式现状
        3.3.1 不同性别中、高级知识分子应对方式
    3.4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
        3.4.1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回归分析
        3.4.2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
    3.5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3.6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行为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4 分析与讨论
    4.1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现状
    4.2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行为现状
        4.2.1 不同性别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行为
        4.2.2 不同年龄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行为
        4.2.3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应对方式现状
        4.2.4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
        4.2.5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4.2.6 武汉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行为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防官兵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 宋之杰,田知博.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3(08)
[2]大学生心理资本、体育锻炼行为与人格发展关系研究[J]. 杨剑,崔红霞,陈福亮.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02)
[3]心理资本理论研究评述[J]. 李颖玲,朱錦鴻.  科技管理研究. 2011(08)
[4]对心理资本的研究综述[J]. 张焱,张伶俐.  科技创业月刊. 2011(03)
[5]心理资本的理论研究[J]. 靳宇倡,秦启文.  生产力研究. 2010(05)
[6]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 田喜洲,谢晋宇.  南开管理评论. 2010(01)
[7]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J]. 余路,俞爱月.  钦州学院学报. 2009(06)
[8]心理资本及其开发述评[J]. 许锦雄,凌文辁.  经济论坛. 2009(19)
[9]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 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  心理学报. 2009(09)
[10]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潘清泉,周宗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07)

博士论文
[1]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心理资本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魏德样.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D]. 惠青山.暨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高危行业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冯佳.南京大学 2013
[2]大学生体育锻炼、乐观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姚安全.郑州大学 2011
[3]高中生心理资本、学习倦怠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董振华.南京师范大学 2011
[4]组织承诺、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 强麟.天津师范大学 2009
[5]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 刘桂芳.河南大学 2009
[6]大学生乐观与应对方式、健康的关系研究[D]. 姜婷娜.南京师范大学 2008
[7]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与工作倦怠:心理资本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D]. 方伟.中国人民大学 2008
[8]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 罗锡莉.西南大学 2008
[9]武汉地区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信念与体育锻炼行为关系的研究[D]. 于志华.武汉体育学院 2006
[10]青少年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梁瑞涛.上海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52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52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c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