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湖北省京山网球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5 13:28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是我国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推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是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标杆,是我国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体育脱贫攻坚计划落实的重要抓手。近几年,伴随我国《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指导意见》、《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的密集出台,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一项开创性建设项目在我国各地不断涌现,它的规划建设潮流,吹响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冲锋号。湖北省作为全国体育强省,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禀赋独特,体育事业紧跟时代步伐和政策号召,积极探索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孵化,目前湖北省是全国获批体育特色小镇示范性试点最多的省份之一。湖北省京山网球特色小镇是我国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之一,是一个目前在建待完善半开放的小镇,本文以京山网球特色小镇的建设背景、建设现状、建设条件为主要研究脉络,在健康中国和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 

【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湖北省京山网球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011-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总体布局,中国城,年鉴,城镇化建设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成为提升市场经济的一股洪流。图1-12011-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1.1.3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城镇是人口集聚空间载体,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附,城镇化率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改革开发40年来,中国城镇化突破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重大转变(图1-2),图1-2中国城镇化覆盖率(图片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8〕文件公布实施以来,全国各级政府积极行动,狠抓落实,一时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在各地紧锣密鼓的开展,新型城镇遍地开花。在这波新型城镇化建设浪潮中,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例如,一些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一些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缺乏有效方法和途径,导致城镇化建设内驱力不足、小镇个性和特色无法彰显;一些城镇化建设缺乏地气和调研,城镇居民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偏见和抵触等问题。为此,在2016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9〕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遵循创新、共享、绿色、协调、开放的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方针,稳步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政策的推动下,加〔8〕http://ghs.ndrc.gov.cn/zttp/xxczhjs/ghzc/201605/t20160505_800839.html〔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06/content_5039947.htm

全域,来源,图片,体育


第1章绪论3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民生工程的重头戏,探寻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成为各政府部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焦点。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的跨界融合载体,具有大体育、大健康、大旅游、大融合的发展理念和促进城乡化一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可促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和普遍化,可加快农村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可为振兴乡村和协调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体育特色小镇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1.1.4全域旅游创造的机遇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全面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人们的出行逐渐由“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观光式旅游逐步向“观光+体验+互动”式旅游转变。从2013年至2016年我国旅游人次上涨近12亿(图1-3),全域旅游的贯通消费,带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我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2997亿元,比2015年增长近30%。图1-32013-2016年全域旅游规模(图片来源: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全域旅游作为大众旅游规模化的新需求,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新结构和新模式,对区域旅游的空间拓展、人文挖掘、消费群体培育和系统全面旅游体系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在2017年其发展策略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全域旅游和其他相关产业的资源整合共享共建,是我国旅游产业统筹发展和协调的新方案,它不但有利于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更有利于其他产业创新空间。全域旅游的发展,是推动体育特色小镇的与地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体育特色小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全域旅游的提出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与市场,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育小镇的国际发展模式与启示[J]. 陈远莉,苏华成.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9(05)
[2]“互联网+”视域下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研究[J]. 张泽君,隋凤娟,张建华,张健.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8(03)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探讨[J]. 杨毅然,沈克印.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8(01)
[4]鄂西体育旅游休闲带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选择[J]. 陈磊,陈元欣,黄昌瑞,李佳颖,高枫,陆俊锋.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7(06)
[5]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叶小瑜,谢建华,董敏.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6]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体育产业的集群式发展研究[J]. 王龙飞,姚利松,王俊之.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7]全域旅游视域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J]. 蒋清,敬艳.  开放导报. 2017(05)
[8]「文化+」战略构建文化产业 创新发展平台——文化中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邹吉峰 专访[J]. 王婷.  商业文化. 2017(19)
[9]体育特色小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J]. 沈克印,杨毅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06)
[10]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与模式——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 张吉福.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1)

博士论文
[1]产城融合的机制与效应研究[D]. 刘欣英.西北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京津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研究[D]. 李柳.首都体育学院 2019
[2]山东省足球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研究[D]. 张清华.曲阜师范大学 2018
[3]合肥市大圩镇马拉松体育特色小镇的现状调查研究[D]. 刘雪.首都体育学院 2017
[4]当代中国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探析[D]. 田玉麒.吉林大学 2014
[5]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政府转型研究[D]. 段瑞琼.广西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85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85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4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