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02:10

  本文关键词: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专项经费 重点学科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不断向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加大投入,许多高校得到了较大的经费支持,尤其是“211工程”和“985计划”院校,更是有较大的专项经费投入,部分高校的专项经费已经达到或超过本单位财政拨款收入的50%,成为重要经费来源。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是评价高校发展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志,重点学科的发展水平更是发展的着重点,也是财政经费特别是专项经费投入的要点。在目前我国采用“两上两下”的“零基”预算管理模式下,申请专项资金需要单独项目文本。高校往往将重点放在专项经费的申请即项目文本的撰写上,对重点学科建设与专项经费管理间的相互作用、绩效关系研究的不多,只是片面强调设立专项经费或者提高专项经费的投入对较强重点学科的重要性,而如何运用专项经费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如何评价专项经费投入后重点学科建设成果、效益等研究较少。全国人大对财政资金已明确提出了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北京、云南等多地已于近年逐步开展对财政专项经费绩效评价的实践性操作。财政部、教育部已经在教科文系统率先对专项经费与重点学科建设的绩效测评方法进行试验性探索。本文以绩效评价为宏观背景,对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进行研究,按照绩效评价的经济性、公平性、效益性原则,结合其目标和特点,对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引入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试建了一套适合研究高校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战略目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并以X高校“211工程”三期的11个建设项目的专项经费为切入点进行了绩效评价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本研究利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浅析了专项经费与重点学科建设的相互关系、作用,希望能够为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专项经费 重点学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2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10-11
  • 1.2 技术路线11-12
  • 2 文献综述12-27
  • 2.1 相关概念12-13
  • 2.1.1 专项经费12-13
  • 2.1.2 专项经费绩效评价13
  • 2.2 关于高校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绩效性的研究13-16
  • 2.3 国内教育部门绩效评价现状16-17
  • 2.4 现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7-18
  • 2.5 平衡计分卡绩效指标体系设计法18-22
  • 2.5.1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19-20
  • 2.5.2 平衡计分卡的优点20-22
  • 2.6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中的运用22-27
  • 2.6.1 应用平衡计分卡的理论依据22-24
  • 2.6.2 于高校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绩效评价中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24-26
  • 2.6.3 成功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案例26-27
  • 3 研究方法27-28
  • 3.1 文献分析法27
  • 3.2 调查研究法27-28
  • 3.3 比较分析法28
  • 3.4 实证研究法28
  • 4 分析讨论28-49
  • 4.1 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28-43
  • 4.1.1 总体构想28-32
  • 4.1.2 运用平衡计分卡建立评价体系32-43
  • 4.2 “211工程”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实证分析43-49
  • 4.2.1 “211工程”高校基本情况43-44
  • 4.2.2 X高校“211工程”三期建设11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44-49
  • 5 结论与展望49-51
  • 5.1 研究结论49
  • 5.2 展望49-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54-55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月聪,王家平,樊龙江;“四重一体化”,加强农科重点学科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9期

2 李振吉,贺兴东,王明来,濮传文,陆建伟,韩燕;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12期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J];中医教育;2001年05期

4 ;同济大学全国重点学科巡礼[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薛鲍;我校三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6 沈月娟;我院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获得国家重点学科[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常正霞,杨琪;谈重点学科建设中的四个M[J];科技·人才·市场;2002年01期

8 田润萍 ,刘迪谦;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科学化 规范化管理的研究[J];中医教育;2002年03期

9 ;我校11个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刘迪谦,田润平,孙明瑜;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工作体会[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慧静;;医院图书馆与重点学科建设[A];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2 丁文彬;张廷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探索[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吴冬冬;苏燕;孟庆建;;强化四种意识 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效益[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王长峰;蔡晨;;关于重点学科建设中的激励机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侯燕芳;;关于社科院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玉梅;刘春光;刘大任;;论高校学报专业化与本校重点学科的关系[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人文社科与教育学分册)[C];2014年

7 解晓明;李芸萍;郭岩;李萌;;重点学科建设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白小羽;翁宇玲;;论高校图书馆工作与重点学科建设[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9 程红梅;;高校图书馆加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之研究[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10 梅丽华;;浅论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建设[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12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效军;兰大新增两个国家重点学科[N];甘肃日报;2007年

2 张莉莉;我省继续实施“151重点学科工程”[N];辽宁日报;2007年

3 记者 尹瑞峰;紧扣重点学科建设产业发展引进人才[N];云南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俞水;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取消之后[N];中国教育报;2014年

5 记者 赵建春;江苏着力构建重点学科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记者 赵雯;国家中医药局确定重点学科建设思路[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7 ;关于重点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8 郑瑶;3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落户重庆[N];重庆日报;2007年

9 王晖;郑大4学科成国家重点学科[N];河南日报;2007年

10 范建;新疆农业大学实现国家重点学科零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丹;河南省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朱青;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滕俊;上海市某区中心医院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彭红娟;医疗卫生行业“重点学科”建设的公共政策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马素静;山东省妇幼保健重点学科建设的情报支持与服务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6 赵伟;专项经费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7 邵文杰;“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阶段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刘志凤;我国研究型大学重点学科发展路径: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D];中南大学;2009年

9 邹小莉;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发展现状及形成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阎俊;部分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8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28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a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