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一种跆拳道电子护具的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04:15

  本文关键词:一种跆拳道电子护具的设计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跆拳道 电子护具 智能计分 传感器


【摘要】:统计表明跆拳道运动已经风靡世界,跆拳道服、护具等运动装备专营店随处可见。但随着跆拳道比赛的不断演化,新规则的实行,使跆拳道护具不再是单纯的防具,而是一种实现运动防护功能后还具有智能识别击打,自动计分,显示力值等功能的电子护具。目前走在电子护具研发设计前列的是西班牙和韩国。作为发达国家,他们有充裕的资金储备、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良好的实验条件,较早的开始了电子护具的设计研究,已推出了成熟的电子护具品牌,并在世界范围内各级别比赛中顺利应用。我国跆拳道项目水平在世界占据前列,但电子护具相关设备研发还未开始,各赛事用电子护具一直依赖进口。对国外产品的适应调整和产品购买的资金压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跆拳道比赛成绩的提高以及多少运动队的训练条件。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重视,我国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产品的不断革新,以及各运动队对于电子护具的硬性需求。我们已有充分的条件和理由开始着手电子护具产品的自主设计研发。本论文通过查阅跆拳道运动特点和进口电子护具在历年各赛事中的应用情况,利用新型压电薄膜材料动态、实时性好、反应灵敏的传感特性和轻质、可定制的材料特性及蓝牙4.0短距离无线传输稳定、快速、安全等特点,结合自身体育知识,电子技术和程序设计的业务水平及学校电子工程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与研发能力,理论分析了电子护具受力辨力感应的基本工作原理,实验确定和验证了电子护具的传感器选材和输入输出特性,设计构建了电子护具智能计分系统,制作了电子护具系统原型机并完成了相应设计指标的试验。并对比分析了证明了自主研究设计电子护具的可行性,为我国自主品牌电子护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以有效降低电子护具的使用成本,为各跆拳道运动队提供便利,为跆拳道运动的推广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跆拳道 电子护具 智能计分 传感器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86.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10-14
  • 1.1.1 跆拳道运动概述10
  • 1.1.2 使用电子护具跆拳道运动的影响10-11
  • 1.1.3 现有跆拳道电子护具应用情况11-13
  • 1.1.4 国内电子护具研究现状13-14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14-15
  •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15-16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16-19
  • 2.1 工作环境16-17
  • 2.2 功能要求17-18
  • 2.3 技术方案18-19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19-28
  • 3.1 传感器19-23
  • 3.1.1 传感器选材19-22
  • 3.1.2 传感器封装设计22-23
  • 3.2 电荷放大电路23-25
  • 3.3 核心处理器系统电路25-27
  • 3.4 本章小结27-28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28-44
  • 4.1 短距离无线设计方案28-31
  • 4.1.1 蓝牙4.0规范28-29
  • 4.1.2 蓝牙4.0与其他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比较29-30
  • 4.1.3 篮牙4.0模块30-31
  • 4.2 信号读取31-32
  • 4.3 程序流程32-33
  • 4.4 下位机程序33-38
  • 4.5 上位机软件38-44
  • 第五章 系统测试44-47
  • 5.1 击打效果标定44-45
  • 5.2 系统功耗试验45-46
  • 5.4 成本计算46-4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7-49
  • 6.1 总结47
  • 6.2 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新,张明飞;当前跆拳道运动竞技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2 张海滨;韩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对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启示[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尚迎秋,陈立人;我国跆拳道运动科研现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4 张建春,边文洪;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价值研究[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晏心平;跆拳道运动的教学法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蒋义排;江X;;浅述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的必要性[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年04期

7 李宁,刘永;实行新规则后对跆拳道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影响及对策[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许云前;;对合肥市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可行性的探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9 郭思危;周球;;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可行性的探究[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1期

10 刘少辉;;陕西省跆拳道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佑学;李琪;尤桂杰;;跆拳道运动对10~12岁女性跟骨超声骨质参数的影响[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莉新;;新疆大众跆拳道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程志清;白巍;;跆拳道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体质影响的研究与分析[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文彦;陈婉菁;陈铵溆;;不同检测方法评估跆拳道踢击反应时间之比较[A];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2)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5 段海俊;郝莹;;关于跆拳道的生物力学科研现状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铜仁市区文体局 蔡波;练习跆拳道运动的礼节、特点和作用[N];铜仁日报;2011年

2 记者 张海峰;新疆跆拳道世界杯最成功[N];新疆日报(汉);2010年

3 玫子;中国跆协加强保险专业化[N];中国体育报;2010年

4 中国跆拳道协会秘书长 赵磊;跆拳道反将获得新动力[N];中国体育报;2010年

5 中国跆拳道协会秘书长 赵磊;修改只为更全面专业[N];中国体育报;2010年

6 陶冠群;省跆拳道协会在苏成立[N];苏州日报;2007年

7 谢军(作者单位: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血清生化指标对跆拳道运动的作用[N];安徽经济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省城首次培训跆拳道从业者[N];山西日报;2007年

9 宋辉;多数跆拳道爱好者受伤无人埋单[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愿新疆体育创造更多佳绩[N];新疆日报(汉);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起铭;吉林省跆拳道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莉新;新疆跆拳道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3 邬亨山;南昌市道馆式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亚洲;广州市九佛第二中学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5 张忠子;影响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发展的社会学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杏花;跆拳道运动对中学生自尊、焦虑和抑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7 吴帝;长春市高中跆拳道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飞鹏;太原市跆拳道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卜秀秀;跆拳道运动在重庆市高校的传播途径与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玉茜;道馆模式下苏州市大众跆拳道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28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28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c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