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现代体育传播路径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英国现代体育传播路径的研究
【摘要】:英国现代体育传播路径是依赖于本国实际自我选择的结果。在形成过程中,英国学校体育践行了早期的体育思想,体育课程的设置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学校体育社团呈现商业化运作,体育规则逐步确立奠定了体育的理性化发展。其中拉格比公学的体育模式为英国公学体育课程的开展树立了典范,更为后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在传播路径上,学校体育注重学生体育技能和完美人格的培养;校友的捐助和校际联赛的进行使体育活动从中学到大学传播奠定了基础。在确立过程中,竞技体育发展尤其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为体育活动的大规模传播提供了平台;职业体育的兴起为更多平民的体育参与成为可能;工业革命的深入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体育活动成为人民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英国将本国体育模式照搬到殖民国家,完成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和体育运动的传播。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的体育活动逐渐被大众认可,体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西方体育模式成为各国体育发展效仿的典范。但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各国家体育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我国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主导下,体育社会现象呈现复杂化,体育社会问题在近年来尤为凸显,本文旨在为我国体育的发展提供路径参考和理论借鉴。本文通过文献法和历史分析法,回顾英国现代体育发展中的社会历史背景,探究英国现代体育发展中各阶层体育参与的情况,总结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传播方式,得出如下结论:1.英国贵族为全社会树立了导向作用,英国体育从精英运动向平民运动演进;2.英国重点院校为体育规范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校际比赛和校友情节为体育技能的发展提供了平台;3.多元文化下体育为民族融合、消除种族间的偏见发挥了积极作用;4.英国殖民活动促进了殖民地体育俱乐部、体育场馆的建设,为体育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加剧了殖民地区民族、种族体育参与的差异和偏见。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对于我国体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体育价值观念的引导,增强全民体育意识;2.促进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习惯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3.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满足人们多元化体育活动的需求,促进大众体育发展。
【关键词】:英国现代体育 传播条件 传播内容 传播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2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选题意义11-12
- 2. 文献综述12-22
- 2.1 英国现代体育的研究12-19
- 2.1.1 英国现代体育的产生12-16
- 2.1.2 英国现代体育的发展16-17
- 2.1.3 英国现代体育的传播17-19
- 2.2 相关概念界定19-22
- 2.2.1 现代体育的内涵19-20
- 2.2.2 路径依赖理论20-22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2-23
- 3.1 研究对象22
- 3.2 研究方法22-23
- 3.2.1 文献资料法22
- 3.2.2 历史分析法22-23
- 4. 分析与讨论23-51
- 4.1 英国现代体育传播兴起的条件23-25
- 4.1.1 工业革命和城市化为体育传播提供的物质基础23
- 4.1.2 全球化为体育国际传播提供的现实依据23-24
- 4.1.3 社会多元文化为体育传播提供的思想基础24-25
- 4.2 英国现代体育传播的内容25-30
- 4.2.1 英国体育物质文化形态传播25-27
- 4.2.2 英国现代体育制度传播27-28
- 4.2.3 英国现代体育行为的传播28
- 4.2.4 英国现代体育价值观念的传播28-30
- 4.3 英国现代体育传播的路径30-51
- 4.3.1 英国学校体育的传播路径30-37
- 4.3.2 英国社会阶级阶层间的效仿37-43
- 4.3.3 英国海外移民活动的增加43-45
- 4.3.4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早期发展45-47
- 4.3.5 英国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47-51
- 5 结论与建议51-53
- 5.1 结论51
- 5.2 建议51-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6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xO究成果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乌兰;改善消费环境 促进体育消费[J];体育文化导刊;2001年05期
2 杨彦龙,毕晓文,薛少朵;高校集合环境对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3 饶永辉;科学发展与体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4 白宏伟;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大众体育消费[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黄琦;;体育消费、体育市场与体育产业[J];珠江经济;2004年06期
6 金国祥,杨卫民;上海加速发展体育现代服务业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4年06期
7 王伟,刘洪超;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体育消费分析[J];理论学刊;2005年08期
8 易剑东,熊东萍;体育娱乐的哲学理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石立江;;我国大众体育权益及其保障系统[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匡勇进;曾丽君;顾跃;黄海敏;;体育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苏肖晴;;试从体育邮票的发行看新中国五十七年来的体育热[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黄逸聪;;浅析澳门体育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3 李俊波;;从体质优化的角度探讨体育的功能[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4 杨远波;;对成都市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周晖;;休闲体育的FLOW体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郑美艳;;我国不同类型城市体育产业园区建设的路径选择[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宝玲;浅析体育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N];临汾日报;2011年
2 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李相如;休闲体育与中国发展方向的审视[N];中国体育报;2013年
3 ;安徽省体育经营监督管理办法[N];安徽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刁萃;吃完奥运“蛋糕”北京将自拓体育商机[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5 张贵峰;体育最应当反对什么“化”?[N];解放日报;2006年
6 石全;体育产业:走出北京盘活资源[N];市场报;2006年
7 刘先永;龙潭体育产业园转入建设阶段[N];中国体育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海;中国开始享受体育[N];市场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鞠红梅;给哈尔滨插上体育的翅膀[N];哈尔滨日报;2008年
10 ;搏击世界体坛[N];贵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振东;中国古代综合性体育赛会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滑单单;上海市高中女教师体育健身诉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震;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CUBS北方赛区体育展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王璁;我国移动体育虚拟社区App产品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4 陶瑞芳;陕西省普通高校开设排舞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5 吕莹;休闲体育在兰州市的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伊诺;英国现代体育传播路径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7 侯媛媛;我国网络体育解说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8 郑大方;中美体育影视发展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廖上兰;泛媒介场中我国体育娱乐第三代的探究与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梁晨;体育赛事品牌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9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2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