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分层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分层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人员少,在现有形势下,有必要把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全程化、多途径、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从而帮助学生发掘自我、完善自我、展示自我,成为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党总支;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模式探索
【基金】: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项目基金号: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13SKT14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达1184所,在校生达900多万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面对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继续走以课堂为主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路,还是依托所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丹丹;张森;;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2 武成莉;王淑敏;宋宝萍;;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年05期
3 钱兵;杨孟莲;;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眼中的积极心理学[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8期
4 赵新华;;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6期
5 吴剑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19期
6 文书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4期
7 杨晓峰;李玮;;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7期
8 周炎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9 朱晓伟;;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岳慧兰;吴良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竹群;;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3 福建晋江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环;;关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张立信;;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秀娟;;如何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王金辉;;以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8 杨柳青;;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宋培杰;;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实践与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黄继灵;;浅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利与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黄文;救助心灵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龚丹韵;幸福的孩子从哪里来[N];解放日报;2010年
4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张鹏;别让激情不经意间燃烧了理性[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赵凤平邋记者 于洪全;用十七大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N];大连日报;2007年
7 孙刚;4万中小学心理教师开始培训认证[N];天津日报;2004年
8 王秋岩 王强 孙刚;网络搭台德育唱戏[N];天津日报;2004年
9 孙刚 周润健;天津中小学心理教师将实行持证上岗[N];中国改革报;2004年
10 ;名家联袂评说中国教育热点话题[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及培养[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悦;积极心理小组咨询的方案设计及干预效果评估[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黄志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团体辅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程佳静;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究影响大学生心理水平的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周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志;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8 倪景;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温馨教室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郭曼;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03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0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