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影响,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河南省3所地方高校274名有留守经历和684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得分均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组(P值均0.0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2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组(P值均0.05)。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及对行为和情感的控制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松弛或紧张因子与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正相关(P值均0.05)。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及松弛和紧张因子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观支持是对行为和情感的控制因子的影响因素。结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感受上的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因此在为留守经历大学生提供情感等方面的主观支持,改善其社会支持状况,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 社会支持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学生
【基金】: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2011年调研课题(SKL-2011-2258)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的认知和情感的评价。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应激时从家庭、朋友等处获得物质和精神支持[1]。社会支持从性质上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客观的、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新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2 王玉花;;儿童期留守经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3 卢谢峰;韩立敏;;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压力与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4 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3期
5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6 孔风;王庭照;李彩娜;和娟;王瑾;游旭群;;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12年02期
7 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5期
8 王玉花;;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0年02期
9 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2期
10 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亚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洁;曹光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2 王共强;孙权;韩咏竹;马心峰;李波;胡纪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安徽医学;2009年12期
3 于鸿雁;;留守儿童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李培;何朝峰;覃奠仁;;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周丽玉;陈琦;;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张磊;;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创伤的易感因素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李月;;大学生感知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赵华兰;;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9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玉连;;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形态与发展困境[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劲梅;张庆林;;大理喜洲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覃霞;;烧伤后期整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占虎;;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调查结果及对策[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姜惠敏;;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特片分析及护理对策[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高云娇;余艳萍;;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罪错行为关系探析[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宝婷;社会信任的困境与基础[D];上海大学;2011年
6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8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任弘;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元认知干预技术对中重度抑郁干预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红霞;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罗靖;高师生挫折承受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8 胡晓琳;高职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杰;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玮;培训职业人士心理控制源、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启元;谈当前女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及其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刘喜珍;西方幸福观的理论形态及其嬗变[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谢晓非;成就动机、冒险倾向与控制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李同归;;依恋理论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概述——兼评胡平等《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及判别函数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赵怀玉;爱尔维修人生哲学思想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7 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杨莉;心理控制源与师范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9 何瑛;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10 张新福,游敏惠;青年大学生幸福观特点探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学军;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2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令珍;;初中生社会支持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成功(教育);2008年07期
2 方敏,赵俊红;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3 李义安;娄文婧;;某中等职业技校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4 陈彦垒;;高中生人格对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调节的中介效应[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2期
5 刘向阳;关素珍;郑平;葛华;刘继文;;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6 陈惠惠;胡冰霜;何芙蓉;刘巧兰;;初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7 曾长佑;梅少林;陈敏;李慧龙;;丽水市农村畲族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0期
8 张翔;赵燕;;师范专科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2期
9 姚晓琳;刘洪;郭成;;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1期
10 江浩;吴振强;段振华;;某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评分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范兴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晓峰;许思安;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赵谦;;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章松井;佐斌;;应对方式、控制源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沈永健;吕航;肖海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吴汉荣;肖海雁;;高中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继明;;工作家庭平衡研究——以医务人员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霞;邹泓;;对社会支持的归因与初中生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春花;王大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柏晓利;了解你的“心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精神卫生不容忽视的公益角落[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刘敏 记者 邓晓洪;外国专家助力我市灾后心理重建[N];成都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晴;关注精神卫生[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王晓冬;抚平受伤的心灵[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杨咏梅;直面抑郁症[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钱峰;教普通人学会心理保健[N];健康报;2004年
8 小雪;心理健康应从少儿抓起[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北京回龙观医院 武雅学;医院新增“金融病”救心比救市更重要[N];北京日报;2008年
10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宋剑锋;湖北省城乡居民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宓;社会联系、社会支持与农村老年人情绪问题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封丹s,
本文编号:1003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03027.html